试题详情
简答题假设有一个研究计划:去图书馆抢占一张桌子,并且抢到空桌子后还要通过非言语、非暴力的手段尽可能地去阻止其他人在你身边的空座位坐下来。按照这个计划,你去图书馆将书、衣服以及其他的东西摊在桌子上,你希望这样可以阻止他人在你旁边坐下,坚持了15分钟,有人坐到了你的旁边,这时你的研究结束了,请判断这是一项实验吗?为什么?
  • 不是。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为假设、变量、控制。其中,变量是实验的核心;实验假设归根到底就是确定实验变量的选择;而实验控制也无非就是对实验变量的操纵。变量作为心理学实验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到底符合什么条件的研究才可以成为实验:即实验必须操纵环境以产生变化。
    显然,上述研究还不构成实验。因为,概括地说,当研究者系统地操纵环境,然后观察对环境的操纵导致的行为变化时,实验才产生。但遗憾的是,这项研究并没有系统地操纵环境,而只是创造了一个单一水平的环境并记录下了被试的相应行为,而这样的研究能够说明的问题是很有限的。
    然而,实验则要求:对环境的操纵必须是有变化的,就是实验中对环境的操纵至少要有两个值或两个水平。通过在两个环境水平下被试反应的比较,我们就可以判断环境的改变是否导致了行为的变化。比如我们可以在这项研究中增加一个操纵水平,让被试再次抢个位置,但这次不将东西摊在桌子上。这样对环境的操纵就有了两个水平:东西摊在桌子上与桌子上不放东西。此时,我们就可以对这两种情况进行比较了。至此,这项研究就成其为实验了。
    可见,“改变”(包括对环境的改变和可能由它导致的行为改变),然后“比较”,是实验研究最基本的逻辑和基本特征。显然,实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各种变量的操纵、控制、观察和比较等的过程。变量是使实验运转的齿轮。好实验与差实验的区别就在于变量的有效选择和操纵。因此,变量是实验研究最基本的问题,是实验研究的根基。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