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微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其实际应用价值。
-
一、形态变异:微生物在异常条件下生长发育时,可以发生形态的改变。
eg:慢性炭疽病猪咽喉部分分离到的炭疽杆菌,呈细长丝状。慢性猪丹毒病猪心脏病变部的猪丹毒杆菌呈长丝状。实验室保存菌种,不定期移植到新的培养基中,形态也会变异。
二、结构与抗原性变异:
(一)荚膜变异:有荚膜的细菌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丧失形成荚膜的能力。
eg:炭疽杆菌在动物体内和特殊培养基上能形成荚膜,而在普通培养基上则不形成荚膜。
(二)鞭毛变异:
eg:将有鞭毛的沙门氏菌培养于含0.075%-0.1%石炭酸的琼脂培养基上,即可变为无鞭毛的变异型菌。
(三)芽孢变异:
eg:巴斯德在高温培养下(43度,炭疽)育成弱毒株(不形成芽孢),毒力减弱。加入CaCL2,同样结果。
三、菌落的变异:光滑型粗糙型(S-R)变异:S型: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R型:菌落表面粗糙、枯干、边缘不整齐(绝大多数新分离的菌株为光滑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粗糙型,称为S-R变异。伴随S型抗原的丧失和病原菌毒力由强变弱。)。R-S变异:极少数细菌(例如: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其新分离的菌落正常为R型在一定条件下变为S型。
四、毒力变异:增强与减弱的变异:
(一)增强毒力的变异:在实验室,可使所保存的菌种或毒种通过易感动物,以保持或恢复其毒力。
(二)减弱毒力的变异:病原菌毒力可自发减弱。如:在传染病流行末期所分得的病原株,毒力常较弱小。人工减弱病原菌的毒力,在菌苗制作上有重要意义,
五、耐药性变异:原来对某种药物敏感的细菌,可发生变异而形成能耐受该药物的耐药性,有时甚至形成必须有该药物方能生长的依药性。
如:将大肠杆菌培育于含少量青霉素G的培养基中时,可诱导这些细菌产生青霉素酶破坏青霉素。
六、微生物变异的实际应用:
了解微生物的变异,在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方面有重要意义。
1、诊断方面:细菌发生变异后,结构、形态等与正常不同。诊断时注意,以免发生误诊。
2、预防方面:用人工变异方法,获得抗原性良好,毒力减弱的菌株或毒株,制造疫苗。
3、治疗方面:耐药菌株的出现,要求用药针对性要强,做药物敏感实验。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