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刑法的溯及力
- 刑法的溯及力,也称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诉适用效力,如果具有适用效力,则是有溯及力;否则就是没有溯及力。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试述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概念、特征及认定。
- 交通肇事罪在主观上只能是()。
- 司机甲驾车行驶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突然有
- 我国《刑法》第345条第2款规定:“违反
- 共同犯罪是指()。
- 简述假释的条件。
- 如果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犯罪,现行刑法认为
- 刑法的解释方法可以分为()。
-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 仅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没有
- 下列不属于自动投案的是()。
- 简述徇私枉法罪的概念与特征。
- 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营业员甲将储户存款2万
- 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界限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各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
- 减刑的对象包括()。
- 虚假广告罪的主体是()。
- 一个行为同时符合相异法律之间的普通刑法与
- 关于刑罚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将犯罪分为重罪、轻罪与违警罪,始于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