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辨析“主题”、“母题”、“情境”、“题材”等术语,谈谈当代主题学研究的主要范围。
-
主题学是不同国家的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是对并无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之间中的相同主题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文学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母题是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蕴含着情节故事、叙事、意蕴的最小单元,如嫉妒,爱、恨。倘若将母题与主题相比较的话,其主要差别就是:母题是具体的,主题是抽象的;母题具客观性,主题具主观性;母题是基本叙事句,主题是复杂句式。(比如同样展示战争的两部电影文学作品《红日》与《珍珠港》,前者的主题是通过解放军打垮国民党王牌师的事件,宣扬了革命战争的正义性。后者的主题是通过日本军国主义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的事件,渲染了战争摧毁人性美好的东西。而前者后者的母题就是两个字:战争。这样分析电影文学《红日》与《珍珠港》各自的主题母题,其差别十分清楚了。这里所说的母题“战争”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该两部作品中小到不可能再分的组成部分。而“革命战争的正义性”及“摧毁人性美好的东西”就具有主观性、抽象性及复杂句式特征了)
情境有时译作形势、局面。在比较文学中,情境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常见的一种典型的格局。情境包括三个因素,第一,特定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时空;第二,特定的情况——事件;第三,特定的人物关系。(“文革”时期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种种典型的格局。比如:正面人物大义凛然,气势上永远压倒反面人物。英雄人物的男性往往没有女人,他们只爱事业。英雄人物的女性往往是不爱男人爱武装。各个民族都一样,革命事业压倒一切。对这些情境进行研究,特别是着力探讨这些情境怎样从一个国家(民族)传入另一国家(民族),从一个作家笔下传到另一个作家的笔下,目的都是要揭示出这些情境中的具体变异及其过程,寻觅到这些情境的鲜明的时代色彩、民族特征和个人风格。)
(主题学中的意象,指某一民族、某一国家中具有的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它们在历代文学中都具有深层意义。主题学中的意象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是一种动植物,可以是一种想象中的事物,而这些自然现象动植物及想象的事物,在不同民族文化里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山,其文化意象在中国人心中有崇高的含义。形容一位伟人往往称之为巍巍的高山,视之有“高山仰止”的敬佩之意。然而,山在爱尔兰文学作品里却成了一个具有威胁性的形象)
所谓题材,通常是指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的素材。“题材是由经过理性推敲才可理解的一个个整体构成的”,所以题材本身就表明了对素材的反思意味。
关于主题学的研究范围,当代的研究尚不存在一个确定的且在国际上得到公认的理论体系,学者们争相阐述的范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梵第根将主题学的研究范畴分作三类,即局面与传统的题材,实有的或空想的文学典型,传说与传说的人物。梵第根的这一分类含混不清,第二类和第三类显然无法做出明确的区分。有鉴于此,迪马将研究范畴分为五类:典型情境,地理题材,传统描写对象,世界文学中常见的各类人物形象,传说中的典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谈谈哲学对文学的影响。
- 我国藏族文学与蒙族文学的研究属于比较文学
- 渊源学
- 第一个全面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是卡雷。
- 主题学研究的对象,是个别作品中的题材、情
- 简述翻译在文学交流中的作用。
- 辨析“主题”、“母题”、“情境”、“题材
- 下面关于比较文学的亲缘关系的阐述,哪一项
- 渊源学
- 以翻译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作品闻名的两位翻
- 西方“诗学”的概念起源于()
- 关于轴心时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自我和他者关系中最重要
- 影响与类同的区别在于影响的产生是有条件的
- 朱熹是宋朝著名理学家,儒学集大成者,下列
- 《拉奥孔》是就诗与造型艺术进行区分的经典
- 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
- 下列被称“清末怪杰”的是()。
- 下面哪一项是法国学派的特点()。
- 关于宗白华,说法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