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论述你是如何理解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的?并举例说明。
  • (一)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公共服务领域尽可能使居民享有同样的权利,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公共服务。主要体现:一是全体公民享有公共服务的机会与原则均等;二是全体公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在数量和质量上大致相等。
    (二)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我国改革发展新阶段为适应公共需求变化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定安、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迄今,我国城乡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已经达到6:1,基本公共服务因素在其中所占比重达到40%。例如广东,2010年城乡固定投资额差距是3.97:1,城乡财政投入的差异逐步形成和强化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均衡状况,不利于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从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较高,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之间的低水平循环,成为制约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就广东而言,全*省17万平方公里,实际上只有珠三角1.47万平方公里是发达的。粤东西北与珠三角之间的差距就像非洲之于欧洲,譬如同是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廉江可能只有深圳的1/10。
    (四)我国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财政资金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不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多地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更多地把公共资源投入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改善民生。当前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存在大量的矛盾和问题,而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它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保证社会稳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