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分析《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形象。
  • 葛利高里是中农“哥萨克”的独特代表。“哥萨克”源于突厥语,是“自由人”之意,泛指15-17世纪从农奴制压迫下逃亡出来的,迁移到边远各地的农奴、仆从、市民。南方顿河两岸的大草原是这些“自由人”聚居的地方之一,是俄罗斯民族中一个特殊群体,热爱劳动,崇尚自由,粗犷善战的特质。在沙皇的愚民政策下,哥萨克阶层保留了许多中世纪的生活习惯。
    葛利高里受到哥萨克落后的传统和道德偏见的影响,他勇敢善良,勤劳热情,诚实正直,富有同情心,但又盲目崇拜军人荣誉,把争取哥萨克人的生存权和自治权高于一切。他爱阿克西妮亚,对妻子也十分愧疚。两次参加红军,三次投入白军和叛军,同各种社会力量的代表人物都发生过冲突,葛利高里的矛盾痛苦是显然与他所属那个特定群体不可分开的。他是最早的觉醒者,又是最晚的归来者。葛利高里爱好思想,勤于探索,他有敏锐的感觉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一生都在寻找真理,
    葛利高里堕入匪帮,是历史悲剧在葛利高里身上的体现,是国内战争中哥萨克悲剧性曲折道路的延伸和深化,而这种历史的悲剧性是带有历史的必然性的。他毅然脱离匪帮,不仅是他对苏维埃政权认识上的深化,而且也同样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走向苏维埃政权,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以葛利高里为代表的广大劳动哥萨克的必然归宿。不管葛利高里走过什么样的曲折道路,不管他为此付出什么样的沉重代价,他是一定会走向这个历史的必然归宿的。
    具有丰富内涵的葛利高里形象最能征服读者的“人的魅力”在于他在动荡年代真诚地寻求正确的哥萨克道路而同时陷入不正确的选择的悲剧。在这点上,葛利高里形象的意义扩大了,与20世纪世界文学中探索真理、选择人生道路的人物形象是相通的。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