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确定地球表面上一点的位置,常用哪两种坐标系?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
地面点在球面上的位置用经纬度表示,称为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又按坐标所依据的基准线和基准面的不同以及求坐标的方法不同,分为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两种
(1)天文坐标
天文坐标又称天文地理坐标,是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
用天文经度λ和天文纬度ϕ表示若NS为地球的自转轴(或称地轴)为北极,S为南极过地面任一点与地轴NS所组成的平N面称为该点的子午面,子午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或称经线)地面上一点的天文经度λ,是过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即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所成的夹角它自首子午线向东或向西自0°起算至180°,在首子午线以东者为东经,以西者为西经同一子午线上各点的经度相同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称为纬线,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并通过球心O与球面相交的纬线称为赤道经过地面上F点的铅垂线和赤道平面的夹角,称为F点的纬度,常以ϕ表示由于地球是椭球体,所以地面点的铅垂线不一定经过地球中心纬度从赤道向北或向南自0°起算至90°,分别称为北纬或南纬
(2)大地坐标
大地坐标又称大地地理坐标,是表示地面点在旋转椭球面上的位置,用大地经度L和大地纬度B表示地面上F点的大地经度L,就是包含F点的子午面和首子午面所夹的两面角F点的大地纬度B,就是过F点的法线(与旋转椭球面垂直的线)与赤道面的交角天文经纬度是用天文测量的方法直接测定的,而大地经纬度是根据按大地测量所得的数据推算而得的地面上一点的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各自根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不同,前者依据的是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后者是旋转椭球面和法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已知A点在1956年黄海高程系中的高程为
- 在地形测量中,大小平板仪对中容许误差为(
- 在确定变形观测的精度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
- GPS单点定位,实质上是以卫星为已知点的
- RTK参数计算中,主要有哪几种参数可选择
- 建筑坐标系通常用()分别表示坐标纵轴、横
- 什么叫直线定线?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坐
- 中线测量属于新建铁路设计的()阶段
- 当导线网角度闭合差大于容许值时,应对外业
-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
- 导线相对闭合差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与导线边长
- 如果A、B两点的高差h为正,则说明()
- 观测了两个角度,其结果分别是∠A=146
- 对某目标进行n次等精度观测,某算术平均值
- 权
- 某导线全长620m,算得fx<
- 什么叫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它分为哪几类?各
- 盘左、盘右观测可以消除水平角观测的哪些误
- 相对高程是由()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
- 在进行水平角度观测时,方向法观测法适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