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概述
- 1.概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脑膜炎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所致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该病除流脑和暴发型脑膜炎球菌菌血症外,还包括上下呼吸道、关节、心包、眼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流脑在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中居首位。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本病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
2.病原学脑膜炎球菌属奈瑟菌属,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可自带菌者鼻咽部及患者血液、脑脊液、皮肤瘀点中发现。本菌为专性需氧菌,裂解可释放内毒素,为其致病的重要因素。并可产生自溶酶,在体外易自溶而死亡。本菌体外生活力及抵抗力均很弱,对干燥、寒、热和常用消毒剂均甚敏感,温度低于30℃或高于50℃时皆易死亡。
3.流行病学
(1)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在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均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
(3)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在流行年则发患者群可向高年龄组移动。流行特征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在11月至次年5月,3月至4月为高峰。人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免疫,但随着人群免疫力下降及新易感者逐渐增加,使本病呈周期性流行,一般每3~5年小流行,7~10年大流行。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麻疹的发病高峰季节是()
- 关于传染病的实验室一般检查,不正确的是(
- 门静脉高压可引起()
- 晚期血吸虫病最常见的类型是()
- 男性,31岁。因误服强碱致食管烧灼伤住院
- 甲硝唑治疗阿米巴病的主要机制为()
- 炭疽的临床分型不包括()
- 脑型疟疾与中毒性菌痢鉴别的主要点为()
-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 带状疱疹的潜伏期为()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的标准中下列
- 霍乱引起肌肉痉挛治疗原则是()
- 斯氏狸殖吸虫主要侵犯()
- 男,45岁,肝炎病史20余年,近2月来出
- 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
- 华支睾吸虫病普通感染者的临床表现,正确的
- 中毒型菌痢最突出的病变为()
- 引起肠阿米巴病致病体为()
- 仅在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只有()
- 菌痢患者出现脓血便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