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抗日根据地三三制原则的作用。
-
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政权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抗日民主政权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
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制度,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权人员如何组成,是政权建设遇到的第二个大问题,它既表明了政权的性质,也直接关系到它的阶级基础是否巩固和群众基础是否广泛。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不同,抗日根据地政权最显著的特点,是从1940年开始实行“三三制”,即在参议会和政府组成人员中,不仅有工农代表,还有其他阶级阶层的代表,即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共产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其实质就是为了反对在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实行更广泛的民主政治,建立一个包容性更强、代表性更加广泛的政权,以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三三制”的实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最突出的,是使边区各级政权有了广泛的代表性,有力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团结抗战的积极性。一些跑到敌占区的地主开始回乡,乡绅富商也有了在根据地投资经营的积极性。华中根据地实行“三三制”以后,原地方精英与新四军和抗日政权出现了少见的融洽气氛,特别是一些被选进或者聘任为参议员和区代表的乡绅,表现出空前的抗日热情。乡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减租减息的阻力也相应地减小了。另外,“三三制”也使边区政权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大大加强,提高了边区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效率。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以下哪一项是中国第一所陆军学堂()
-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
- 浙江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人口统计数据出现于
- 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
-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
- 全面内战爆发后的头几个月,中共中央提出的
- 针对日本的经济战争侵略,中共领导的抗日根
- 张謇办企业是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为兴办教
- 中国的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
- 近代中国表面上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
- 《南京大屠杀之虚构》是()写的否认南京大
- 1972年,中国在外交事务中取得的重大进
- 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体现在没有提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主持制定、颁
-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主要着眼于()
- 简述中国的工人阶级是怎样产生的,具有哪些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
-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 从1928---1937年间的论战具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