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否决权
- 源于拉丁文VETO,意为“我禁止”。后来此意引伸为否定某个已经作出的决定或某个已经通过的或已经得到多数支持的法案的权力。在古代,古罗马共和国保民官对元老院、执政官或其他高级长官(除狄克推多外)的决定,都有权予以否决。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推翻已通过的法案或使其延缓生效的权力。前者称“绝对否决权”,后者称“延缓否决权”或“搁延否决权”。这类否决权,通常为资本主义国家元首或议会的上院所享有。再有,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行动以“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法、英、美、苏(俄))一致”原则为基础,即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拥有否决除程序事项以外的任何一项议案通过的权力。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标志着以中国法为模式的日本封建法律体系的
- 二十五点纲领
- 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美地区政治
- 一百多年来,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不同的语言
- 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一个以土地分配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
- 简述地理大发现的作用。
- 简要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 ()年12月,在国大党的拉合尔年会上,甘
- “没有一个人富得能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
- 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在一战爆发后倒向本国政
-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
- 下图人物是为人类社会进入“蒸
- 西方之所以能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
- 1952年3月美国在古巴策划武装政变,建
-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
- 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后,首先取缔的政党是(
- 二战后活跃于澳大利亚政治舞台上的政党主要
- 平型关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