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的散文犹如一个个玲珑剔透的小玻璃球,在阳光下兀自放着七彩的光,却是淡然的,“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让事物自己言说、表达,开放出语言中花朵”。
A、庞培
B、苇岸
C、钟鸣
D、曹晓冬
- A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20世纪20年代中期,鲁迅的杂文带有鲜明
- ()的意义在于,她使散文界不能不正视一个
- 王力的小品文,一般直接接触尖锐的现实政治
- 1988年,《收获》杂志以专栏的形式开始
- ()是鲁迅用诗的激情和诗的形象来展现自我
- 《撒哈拉的故事》的作者是()。
- 不仅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五四”新文化运
- 1913年9月郁达夫赴日本留学,1921
- 李素伯在《小品文研究》中称道“()”写下
- 刘大任于1995年出版的()一书,描写了
- 报告文学在四十年代国统区基本上被压制下去
- 潘铭燊的小品文集()系模仿钱钟书的《写在
- 沙汀记述贺龙将军在抗战初期的战地生活和回
- ()之作,开中国现代散文之先声。
- 曹晓冬的散文《手记》和《梦游》,以梦呓和
- ()是叶梦的成名作,也是新时期“女性散文
- 杂文名篇《况钟的笔》的作者是()
- 与余光中相类似,台湾另一位“众体兼擅”的
- 框框杂文。
-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散文界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