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读佛经有感应的缘故,有人谓:是佛的灵验,如各种感应录所言,有人谓是人在念经时,过分地抑制,或想降伏妄念或过分企求,自然会引起抵制作用的相反力量,一种生理现象。若照后说,佛教何必介绍观世音感应录,编印念佛见闻记,引起念佛的人妄念?若照前说,南怀瑾先生所著楞严经大义今释的解释岂非错误?二者孰是?孰非?
  • 前后二说,皆有其理,合观为是,偏执便非。譬如一物,须观七面,外有六方,内有核心。知一不知二,知外不知内,是谓一偏之见,自非真相。学佛之人,依法不依人,经载五眼六通,既有通,何无灵?此前说之无可疑者也。经谓一切唯心造,知此何事而非心用,若不降伏妄念,安有感应。此后说之不可否认者也。古德有喻,心如水,佛如月,月本印水,水若浊动,月不能现,水若清止月现分明。但此二说,须精佛理者言,方得其正,否则似是而非,毫厘千里矣。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