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述行政立法程序。
-
行政立法程序是指行政立法主体依法定权限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所应遵循的步骤、方式和顺序。行政立法程序理当由宪法、法律作原则性规定,再由配套法规作出具体详尽的规定。下面根据国务院《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立法实践,对行政立法程序作一概括阐述:
(1)规划。即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定的任务、编制有指导性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定时期里行政法规、规章的拟订、修改、补充、清理等工作。行政立法规划要考虑每个立法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起草。对列入规划的需要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由法规或规章内容涉及的主管部门草拟法案。草案应在广泛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并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力求内容切实可行、形式完整、结构严谨。
(3)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是行政立法民主原则的要求,也是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的有效做法。它包括:
A.征求人民群众尤其是与草案有利害关系的相对人的意见。
B.征求与草案内容有关的部门的意见。
C.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
(4)审查。即行政法规、规章草案拟定后,送交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审查,主要针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合法性等。审查后,写出审查报告,提出是否提交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的建议。
(5)审议通过。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根据法制部门的提议,以正式会议对该草案进行讨论决定,认为没问题,则予以通过。
(6)签署发布。经行政立法机关正式会议审议通过的行政法规、规章必须经过行政首长签署,并通过适当途径公之于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经过行政复议的案件,均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
- 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应当
- 1998年1月,张某因涉嫌经济问题,被公
- 行政复议法中的派出机构是指()。
- 下列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是(
- 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是()。
- 级别管辖是划分()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权
- 行政行为具有()情形之一的,行政主体应承
- 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
- 下列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规定方式的有()
- 论行政处罚的原则。
- 行政程序法规范与行政实体法规范交织在一起
- 行政责任主体与行政违法的主体是一致的。
- 不作为行政违法造成的社会危害往往并不亚于
- 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 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
-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特有的权利是()。
- 我国审计署审计长由()任免。
-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渊源的有()。
- 公务员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