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SQI)阶段
    到20世纪初,由于生产的发展,生产中分工和协作关系越来越复杂,“操作者的质量管理”容易造成质量标准的不一致性和工作效率的低下,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泰勒提出了在生产中应将计划和执行、生产和检验分开的主张。在随后开展的“科学管理运动”中,首先是强调工长在保证质量方面的作用,把执行质量检验的责任从操作者转移到工长,即所谓的“工长的质量管理”。后来,在一些工厂中开始设立专职的检验部门,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鉴别合格品或废次品,从而形成所谓的“检验员(部门)的质量管理”,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从此诞生。
    2)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欧美一些国家开始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控制生产过程,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数理统计方法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系统的抽样检查,而不是事后全检。
    统计质量管理理论把以前质量管理中的“事后把关”变成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并开创了把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质最管理的新局面。
    3)全面质量管理(TQC)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单纯强调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
    只是关注生产过程及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对于正在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常常显得难以应付。其实,人们巳逐渐认识到,产品质量的形成不仅与生产制造过程有关,还与涉及到的其他许多过程、环节带和因素有关。只有将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统统纳入质量管理的轨道,并保持系统、协调的运作,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