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诸病源候论》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
隋代时期,巢元方。
1.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病因症候学的专著。全书共50卷,分67门。收载症候1720条,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的病因和症候。
2.该书在病因学方面突破了前人笼统的“三因”学说,指出一些传染病是由于外界的有害病原体所致。对于某些过敏性疾病,则认为与人体素质有关。
3.关于传染病,书中所述是由于外界有害物质“乖戾之气”所引起,指出它具传染性,并论述了可用预服药物及其他方法来加以预防。
4.书中记述反映了公元七世纪时我国临床医学和理论医学的发展水平,该书最大的特点一是对许多疾病症候的描述比较细致正确,另一特点是一病一论的叙述增加,一症多病的论述减少。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叙述小儿推拿揉右端正的操作手法。
- 肠胃燥热,津液不足之便秘,宜用()方
- 在“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中,“艺能
- 导痰汤是治疗哪一厥证的首选方剂是()
- 痫病休止期脾虚痰盛型,治疗首选方剂是()
-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造性的提出合方治疑
- 成为乌药、沉香、槟榔、人参的方是()
- 《伤寒类证活人书》的作者是()
- 《针灸大成》总结了以下哪个年代以前针灸学
- 寒热往来无定时,主()证
- ㄍ开宝本草》是宋代最早由政府主持校定的药
- 张锡纯创办了“医史研究会”。
- 酸枣仁汤证的病机是()
- 叙述并指出中髎、五处、气冲的定位。
- 消渴的发病过程是()燥热为标
- 《黄帝内经太素》中记载“()未盛,未为脓
- 鬼注、尸注
- 外治法是如何发明的?
- 《中西汇通医书五种》的作者是()。
- 叙述点眼药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