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白云岩原生沉淀作用、毛细管浓缩白云化作用(蒸发泵)、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混合白云化作用、调整白云化作用形成机理及环境。
  • 一、原生沉淀作用
    澳大利亚南部考龙潟湖中的白云石是在水很咸、pH值很高、植物很茂盛的条件下形成的。通过光合作用,植物从水中吸取CO2,从而使水的pH值增高,这就促使白云石沉淀。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盐湖叫深泉湖,在此湖的底部沉积物中,广泛地分布着白云石。此白云石晶体大都小于1μm。与其共生的矿物有方解石、文石、无水芒硝、石盐、单斜钠钙石、钾芒硝、天然碱、钾石盐、钠镁矾等,这些矿物大都呈环带从湖边缘到中心分布。
    二、毛细管浓缩作用———准同生白云化作用
    所谓“准同生”,就是距沉积期很近的意思,即刚沉积不久尚未脱离沉积环境就被交代的意思。潮上带刚沉积不久的表层沉积物,主要是文石。这些沉积物还是疏松的,其粒间充满着水。这些粒间水,在开始阶段是正常的海水。由于该地区气候干热,蒸发作用强烈,这些粒间水就不断地向空气中散发。与此同时,海水又通过毛细管作用,源源不断地补充到这些疏松沉积物的颗粒之间。久而久之,这些粒间水的含盐度就变大了,正常的海水就变成了盐水。从这种盐水中首先沉淀出来的是石膏,也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盐类矿物。石膏的沉淀使粒间水或表层积水的Mg/Ca比率大大提高。正常海水的Mg/Ca比率约为3∶1~4∶1,而干热地区潮上地带表层沉积物的粒间水或表层积水,其Mg/Ca比率可达20∶1甚至更高。这种高镁的粒间盐水或表层水经常与文石颗粒相接触,将不可避免地使文石被交代,被白云化,使文石转变为白云石。现代潮上地带的白云石壳就是这样生成的。这就是现代潮上带表层碳酸钙沉积物的粒间白云化作用,或称为准同生交代作用。
    三、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
    在潮上地带形成的高镁粒间盐水,当其对表层沉积物的白云化的同时,由于这种高镁盐水的相对密度较大,在重力作用下必然向下回流渗透。这种向下回流渗透的高镁水,在其穿过下伏的碳酸钙沉积物或石灰岩时,必然会使它们白云化,从而形成白云岩或部分白云化的石灰岩。这就是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
    四、混合白云化作用即大气水(淡水)与海水混合的白云化作用的机理。这个白云化机理,不需要蒸发作用,也不需要高镁钙比率的盐水,就可以圆满地解释与陆表海陆棚或正性单元共生的白云岩的成因问题。在5%的海水和95%的地下水混合时,白云石已经饱和,但方解石不饱和;在30%的海水和70%的地下水混合时,白云石当然早就过饱和了,但方解石仍然不饱和。因此,在海水为5%~30%的混合液的范围内,将发生方解石被白云石交代的作用,即白云化作用。
    五、埋藏白云化作用
    在地下较深处,温度较高,白云石可以形成,并常作为砂岩的胶结物出现。这种白云石常富含Fe,甚至可以是铁白云石,这是由于深埋藏环境是还原环境,Fe以Fe2+的形式出现。一般认为,生成大量白云石所需的镁离子来自页岩。随埋藏深度加大,粘土矿物会发生转化,在这转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出镁离子。压实作用使Mg离子运移到石灰岩中从而导致白云化。
    六、调整白云化作用
    其基本原理是:当海平面下降使沉积物中的高镁方解石暴露于大气淡水中时,高镁方解石就会发生溶解,释放出镁离子,使该处或下伏的碳酸盐沉积物发生白云化。这种白云化作用所需要的镁就来自沉积物本身,不需要另外的镁来源。它所需要的条件主要是海平面相对下降,使原生沉淀的不稳定的碳酸盐矿物暴露于大气水作用下,从而使这些不稳定的碳酸盐矿物发生溶解作用和调整白云化作用.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