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叙述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制方法。
- 流行特点:本病传播迅速,主分发生于2周龄内的雏鸭,1周龄内的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5%以上。成年鸭感染不发病,但可成为传染来源。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
症状:本病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多发生在3-4天内。雏鸭初发病时表现精神萎顿、缩颈、翅下垂、行动迟缓;发病半日到1日即发生全身性抽搐,头向后仰,两脚痉挛性地反复踢蹬,有时在地上旋转;出现抽搐后,约10多分钟点即死亡。部分病鸭拉白色或绿色稀粪。
病理变化:主要病变在肝脏,肝肿大,质量脆,色暗或发黄,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胆囊肿胀呈长卵圆形,充满胆汁,胆汁呈褐色、淡茶色或淡绿色。脾有时见有肿大呈斑驳状。许多病例肾肿胀与充血。
防制:(1)全进全出饲养、消毒,防止本病的传入;(2)疫苗的免疫接种:种鸭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疫苗,通过母源抗体保护雏鸭;母鸭未经免疫接种的雏鸭于1日龄接种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3)病鸭或受威胁的雏鸭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鱼石脂软膏属强刺激剂;巴豆擦剂为弱刺激剂
- 容易引起怀孕母畜流产的病原菌是()
- 炭疽杆菌的感染途径主要经()
- 动物妊娠后,使用下列哪类药物一般不会导致
- 处理马传染性贫血措施不当的是()
- 脊髓的躯体运动神经元位于()
- 抗组胺药的作用机理为()
- 产生外源性化学性污染的主要原因和来源是(
- 腹膜和胸膜紧贴内脏,手术需切开时,为避免
- 与炎症渗出无关的因素是()
- 鸡群发生啄癖时,应减小密度并增加光照时间
-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有哪些?
- 跛行分类的依据及其特征性表现?
- 一公牛包皮发红肿胀,黏膜有小结节,不愿配
- 气的运行是如何体现的?
- 怀疑一个病人是否患肝癌,是根据下列哪种物
- 某奶牛场15日龄犊牛相继出现食欲不振、发
- 一头奶牛发生难产,胎头已伸出阴门外,母畜
- 用于全身风湿痹痛,常与羌活相须为用的中药
- 在家畜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其重要意义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