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我们党报新闻评论是如何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
我们党报的评论工作,是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而发展,随着全党马列主义水准的不断提高而提高的。
(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第一次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向导》周报、《政治周报》、《工人周刊》、《中国工会》、《中国青年》等报刊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报刊先后创办,大大发挥了报刊评论在革命斗争中的巨大指导作用。
(2)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反动派先后五次发动的反革命围剿中,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党仍然创办了以《布尔什维克》、《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解放》周刊等为主的一系列报刊,及时通过社论、评论指导革命斗争。党的领导通过这些报刊发表的大量政治评论,广泛地宣传了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为广大群众指明了斗争方向和行动目标,成为鼓动群众投身火热斗争的号角。
在党的早期报刊言论中,由于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才刚刚开始,因而有少数评论缺乏周密的分析过程,说服力不强,这与我们党在当时还不够成熟有直接关系。
(3)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的报刊评论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其中尤以1941年5月创刊于延安的《解放日报》和1938年1月创刊于国统区武汉的《新华日报》特别出色。
此后,各省市相继办起了机关报,广播电台也相继出现。这些报纸和电台都极为重视新闻评论。这一时期我们党的报刊的评论,由于全党思想理论水平的明显提高,能比较娴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把握着历史发展主动权的无产阶级的战斗风貌,在我们党报评论发展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个人专栏
- 小言论特点是?
- 实现立意主攻目标的途径在哪里?
- 新闻评论写作存在的问题,即四忌是?
- 论据和论点统一要求()
- “三贴近”原则与评论选题的关系如何?
- 马克思新闻实践的阵地是?
- 以下不能作为新闻评论论据来源的是()
- 先假定对方论点正确,然后依着这一观点进行
- 撰写短评应注意哪些问题?
- 理论性论据同时也是新闻评论的论点。
- 从邹韬奋全集或选集中,选读若干篇小言论,
- 何为新闻时评?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 了解和掌握各种评论形式的特点,有何实践意
- 新闻评论如何才能准确立意?
- 由政论报纸演变为新闻评论,其重要标志是什
- ()的方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
- “吃透下头”与评论写作的关系如何?
- 社论如何才能写得短而精?
- 选择评论议题主要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