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千年的中外政治文明史,就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艰难过程,也与经济文化变化密切相关。回首中外往事,到昨天去寻找借鉴,汲取智慧,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得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类语》 材料二1787年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间权利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与州之间的分立。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提出:“行使政治权利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利的保护人以防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和现代的试验中显示出来。”政府结构必须能使各部门之间有适当的控制和平衡。使权力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制的动态平衡,这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 ——苗正峰《华盛顿的宪政思想》 材料三1912年的一天,有位80多岁的萧姓盐商,来南京求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欲行三跪九叩大礼。孙笑着拉住他并和他握手,说:“现在已经是民国,不再行这一套了。”并亲切地和他交谈:“总统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老先生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说:“总统离职后,就和百姓无异了。”临走时,老先生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摘缟自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 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对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
- 启示:吸取古今中外的长处,结合国情并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
- 某学者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简评雅尔塔体系。
- 19世纪在欧洲兴起了()、()和社会主义
- 《新唐书》记载:“(卢商)
-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 回眸百年中国历史,研究新文化运动有着“返
- 下列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评述,不正确的
- 简述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次合作所取得的成果
- 下面是某教师采用讨论法结束“金字塔的国度
- 以下哪项不属于实施历史课程的教学建议?(
-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
- 老舍的话剧《茶馆》中有个秦二爷,19世纪
- 下表是1951-1991年美、日、西欧在
- 近代美、德、法三国分别于1787年、1
- 李老师在每次进行历史课程之前,都要了解一
- 用“绝对精神”来阐释自己哲学体系的哲学家
-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推进农业供
- 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