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环境民事诉讼的特点?
- 1)起诉资格的放宽。在环境保护领域,环境要素是人类共享的“共同财产”按照传统诉讼法的规定任何人都不能对其主张专属性和排他性的权利。
2)举证责任的转移。在环境诉讼中,如果由原告承担主要举证责任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采取了举证责任“转移”亦称“倒置”的原则。举证责任“转移”的原则是指本应由原告承担的举证责任,改为由被告举证,或者原告只需提出受到损害的事实证据,如果被告否认应承担民事责任,则需要提出反证。
3)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就是在不能确定加害行为与被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时,采用“流行病统计学”的方法,人为地“推定”因果关系的存在。
4)诉讼时效。《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案件,规定了比普通诉讼时效稍长一些的3年的特诉讼时效,主要是考虑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害的发生往往有一个积累、潜伏的过程,具有相当的时间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优点?
- 简述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禁止从事的行
- “物物相关”律
- 编制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的部门是
- 公众参与原则的内涵不包括下列哪一方面()
- 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主要是()
- 土壤污染的概念?
- 关于“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之间的联
- 什么是公众参与原则?该原则在我国环境保护
- 环保部门对于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行为处
- 简述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区别。
- 简述生态学的基本规律。
- 在保护臭氧层方面,根据有关条约的规定,发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包括()
- 简述国际环境法中共同但有责任差别的责任原
- 水资源具有以下哪些功能()
- 我国人均占有草地的面积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 动植物检疫
- 以下关于1967年《外层空间公约》的说法
- 以下关于自然资源调查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