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混凝土规范》的7.3.11条规定了柱子的计算长度,表7.3.11-1中的"排架方向"指的是哪一个方向?另外,计算l0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 对于如图2-1-5所示的排架柱,"排架方向"指的是y轴方向,也就是说在压力作用下,柱子将"沿"排架方向发生挠度,即绕z轴产生弯曲。通常,绕z轴的计算长度记作如l,也就是说,脚标表示的是"绕"。惯性矩I(I)、回转半径t(i)均是这种表示方法。
    计算l时需注意以下问题:(1)柱与地面相连,取ψ=0。(2)7.3.11条第3款计算l的道理和《钢规》中阶形柱计算l的道理是类似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规范》中使用的是柱与梁的线刚度比值,《钢规》中却是梁与柱的线刚度比值,二者互为倒数。计算发现,两本规范的计算结果十分接近,试演如下:ψ=1.0,ψ=0,则由《混凝土规范》的式(7.3.11-1)得到l=1.151;按k=1.0,k=OC查《钢规》的表D-2,得到l=1.171。ψ=0.5,ψ=0.5,则由《混凝土规范》的式(7.3.11-1)得到l=1.151;按k=2,k=2查《钢规》的表D.2,得到l=1.161。(3)当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值的75%以上时,应利用规范的第3款计算l并取较小者。《高规》的5.2.2条规定,对于现浇楼面、装配整体式楼面中梁的刚度可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增大,增大系数可取1.3~2.0。三校合编《混凝土结构》(中册)指出,对现浇楼盖,中框架取I=2I,边框架取I=1.5i;对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取I=1.5I,边框架取,I=1.2I。这里,I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4)对于表7.3.11-1下的注2,应理解为:对于有吊车房屋排架柱,下柱的计算长度在不考虑吊车荷载的情况,按无吊车房屋排架柱查表,所采用的H为从基础顶面算起的柱子全高。该做法可以与《砌体规范》的5.1.4条对照理解。(5)表7.3.11-2中的层高H,对于底层为计算层高,并非建筑层高。由于计算长度的选取属于力学分析问题,因此,可以看到《砌体规范》中H的选取与此类似。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