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严羽“妙悟说”的主要内容
-
严羽的诗论观点最重要的是“以禅喻诗”,提出“妙悟”说。 他强调:学诗主要不是靠“学力”,而是靠“妙悟”。禅宗所说的“道由心悟”就是说对佛理的领悟要靠心领神会,不能靠逻辑推理、文字解说。就诗歌和宗教都要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来说,二者是相通的。他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并举孟浩然和韩愈为例,孟浩然学力不及韩愈,但论诗则韩不及孟,原因是孟“一味妙悟”。他强调“惟妙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即学诗的正路,可见把“悟”作为学诗作诗的基本思维方法。
他还把“悟”及其最高境界“入神”作为评价历代诗歌成就的标准,推崇盛唐为诗歌的最高境界。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文学方面,梁启超积极提倡()、()、(
-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
-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 “太白《忆秦娥》,声情悲壮,晚唐、五代,
- 试述皎然关于意境的本质及其审美特征的看法
- 什么是李渔的立主脑?
- 直寻
- 金圣叹称《()》、《庄子》、《()》、杜
- 天籁
- 简述风骨论。
- 严羽《沧浪诗话》说:“孟襄阳(孟浩然)学
- 试述张戒诗歌创作要清高古朴自然,不应以雕
- 试述唐宋金元文论的理论成就。
- 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
- 试述从《诗集自序》看李梦阳的文学思想。
- 简述《毛诗大序》的“诗有六义”说的内涵及
- 简述严羽诗论的贡献。
- 试述严羽倡导学诗“以识为主”的理论意义。
- 试述“虚静”说
- 简述《毛诗大序》对诗歌抒情的认识与规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