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通货膨胀真的会在中国降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1%,比上月上涨1.2%,达到2003年的最高水平。200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0.7%。前三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8.5%。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4%o主要产品中,原油价格上涨24.9%;钢材价格继续上涨,中厚钢板上20.3%,薄钢板上涨土3.1%,线材上涨1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5%等。也就是说,无论是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扬,还是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好像向市场透露一个信息,困扰国内经济多年的通货紧缩已经开始缓解,而通货膨胀有可能降临中国。 从2003年国内的经济形势来看,主要表现为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投资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51亿元,同比增长30.5%,比去年同加快8.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2001年和2002年的15.1%和21.5%,是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这些投资基本上集中投向少数几个行业,如汽车与房地产开发投资。还有少数国有大中型和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如钢铁业投资增长150%/纺织业投资增长626%,均达到了空前水平。而投资快速增长,需求旺盛,导致相关商品及至原材料/燃料等供应不足,是拉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二是2003年以来银行超高速的增长。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1.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狭义货币.(M1)余额7.9万亿元,增长18.5%;流通中现金(MO)余额1.8万亿元,增长12.8%。广义货币M2增幅高于GDP增幅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之和11.5个百分点。同时,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383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975亿美元,远超出同期91亿美元的进出口顺差与402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之和。这些时期存款也大幅持续快速增长。到9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088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6.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5万亿元。而这些都是诱导货币供应过量,通货膨胀率攀升的重要因素。 三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是影响国内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其中75%左右可能由国家能源价格采解释,而国内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大约50%左右也可以由国际能源价格来解释。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就此指出,中国对原材料和物料的需求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拉动国际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结合本案例,说明通货膨胀是否会降临到中国?
  • 这次价格的上涨基本上是发生在生产资料及农产品上,主要发生在那些过度投资的房地产业上。即投资过热所导致的资产价格过热及资产价格的上涨。或者说,当前价格上涨的态势主要来自投资的高增长,而投资的高增长又是地方政府的驱动、银行扩大信贷的结果。而国内的投资过热,除了引发商品房销售和汽车消费快速增长外,其消费品的增长都不大,有些行业如餐饮业零售额业增长幅度还有所回落。至于食品与服务项目价格保持适度上涨范围内,但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均下降2%以上。这也表明国内的消费市场仍然处于最终需求不足、中间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过热进一步加剧,尽管在目前来看这些企业或行业效益不错,但是如果投资过剩,一些行业泡沫将泛起(如房地产、汽车),这必然会造成大量产品过剩;同时,在这种投资过热的情况下,如果银行信贷过度地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那些手中资金过于充沛的大企业就会盲目投资、滥用贷款甚至违法挪用等问题,从而导致重复建设、国内产业结构失衡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的问题。可以说,目前这样的投资过热,不仅通货膨胀会离之遥远,而且会导致进—步严重的通货紧缩。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