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20世纪20-30年代的全球性资本主义危机的特点及其给西方大国所带来的政治影响。
  • (1)危机的特点:
    ①生产下降幅度大,范围广,失业率高,持续时间长;
    ②农业危机、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同时并发;③
    危机结束后,不见经济复苏。
    (或者:
    ①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危机从1929年10月开始,到1932年达到高潮,1933年开始进入萧条时期,持续时间长达四年。但是,在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的情况下,1937年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
    ②波及范围最广,不仅波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涉及所有的经济领域;
    ③为害最为严重,给世界经济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严重;
    ④影响最为深远,这场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危机,最终引起了政治上的危机,并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危机的根源:
    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繁荣未带来共同富裕,反而加剧了贫富差距。社会购买力受限制。盲目扩大生产和财富过度集中,群众消费能力相对不足,形成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②工业部门开工不足,工人失业。
    ③国际市场上滞销的农产品、初级工业产品越积越多。
    ④经济繁荣导致投机之风盛行,地产和股票投机狂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生产出现衰退的迹象时,社会上出现一种恐慌心理,竞先抛售股票,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⑤自1924年执行道威斯计划起,德国从美国得到大笔借款,德国以此向其他国家支付战争赔款。这种对美国资本的依赖,成为德国经济不稳固的主要原因。)
    (2)经济危机对西方大国的政治影响:
    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阶级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尖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打破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危机导致国际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由于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为裁减军备所作的种种尝试逐渐停止。德意日等国竭力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宣扬对外扩张理论。对内加强统治,强制扩军备战。
    1、法西斯主义
    2、各国调整对外政策
    苏联调整对外政策,采取有利于发展经济和扩大外交关系的措施。西方国家为摆脱危机和获得国外市场,有与苏联改善关系的要求,苏联的五年计划开始,对国外资金、技术设备有需要。
    1931年3月,德奥签订建立关税同盟的草案,但遭到法国的反对。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英国首先放弃金本位制,采取贸易保护政策的帝国特惠制;坚持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传统政策,实行扶德抑法对策。主张部分修改《凡尔赛和约》,以缓和德国的民族主义复仇情绪;在远东对日妥协。
    法国一方面本着法德和解的精神,采取了一定的让步措施,以缓和和阻止德国民族主义复仇情绪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加强自身安全,与苏联改善关系,1932年11月签订法苏互不侵犯条约。
    1933年7月,英法德意在罗马签订《帝国公约》。主要内容是和平修约,即试图通过修约来缓解德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德国与欧洲三大国合作,从而不至于破坏现有的欧洲大国间的均势局面和国际秩序,维持既得利益者的现有利益。但未实际生效。缔约过程中,苏联被排斥在外。英国表现出的对德妥协和孤立苏联的态度,标志着英国绥靖政策的开始。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