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将下段古文译成现代汉语。文中的很多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后成了双音词,举例说明: 张仪,魏氏余子也,将西游于秦,过东周。客有语之于昭文君者曰:“魏氏人张仪,材士也,将西游于秦,愿君之礼貌之也。”昭文君见而谓之曰:“闻客之秦。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虽游然岂必遇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国虽小,请与客共之。”张仪还走,北面再拜。张仪行,昭文君送而资之,至于秦,留有间,惠王说而相之。张仪所德于天下者,无若昭文君。周,千乘也,重过万乘也,令秦惠王师之,逢泽之会,魏王尝为御,韩王为右,名号至今不忘,此张仪之力也。(《吕氏春秋·报更》)
-
张仪是魏国大夫的庶子,将要向西到秦国去游说,路过东周。有一个门客告诉周昭文君说:“魏国人张仪,是个有才干的士人,将要向西到秦国去游说,希望君王对他能以礼相待。”昭文君接见了张仪,对他说:“听说您要到秦国去。我的国家小,不足以留住客人。但您西去游说,难道就一定能为秦王所知道吗?您要是得不到知遇,请看在我的面上回到这里来。我的国家虽然小,我愿与您共同治理这个国家。”张仪一再退让,面北连拜了两拜。张仪走时,昭文君又去送行,并资助旅费。张仪到了秦国,在那儿呆了一段时间,秦惠王很喜欢他,任命他为相国。张仪在天下所受的恩德,没有比在昭王文君那里所受的更大了。周是个只拥有千辆兵车的小国,但是张仪尊重它超过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他让秦惠王以昭文君为师。秦国在逢泽盟会诸侯的时候,秦王让魏王作周昭文君的御手,让韩王当周昭文君车右,昭文君的名号至今没有被忘掉,这都是靠的张仪的力量啊!
单音词:游、秦、客、愿、然、必、归、御
双音词:游说、秦国、门客、希望、难道就、一定、返回、车夫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防患未然”中的“然”的意义()
- 写出与下面的简化字相对应的繁体字,说明它
- 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史记·廉颇蔺相如
- 隋唐时代汉语有四个调类,分别用平、上、去
- 什么是图画文字?图画文字和文字画的区别是
- 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五年》),指
- 韵基
- 切的原理是把切上字的声母和切下字的韵母和
- 图画文字
- 韵书
- 举例说明判断性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标准。
- “安之若素”中“素”的意义()
- “皓首穷经”中“穷”的意义()
- 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
-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 《送魏大将军陈子昂》 匈奴犹未
- 和三十六字母比较,《中原音韵》的声母有什
- 孔君平疾笃,瘐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
- 写出下列加下划线的本义,如果属于分化字
- 阅读古注,说明句中的假借字:&en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