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郦道元《三峡》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单元导语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学习本单元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课文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课文导语三峡风光,关不胜收。作者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做一次三峡之旅。课后练习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色。3.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比较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情况八年级,48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1.回答课后练习中的第3题。2.根据上述材料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 1.《三峡》和《早发白帝城》都描写了三峡风光,《三峡》是游记散文,而《早发白帝城》是诗歌,但它们在内容上是对应的,如:《三峡》的第2段与这首诗的1、2、4句相印证,都表现了三峡水流速度极快;《三峡》的第4段与诗的第3句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三峡》的第1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对应。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的要求,将“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设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2)本文是一篇经典课文,脉络清晰,引人人胜,文章中的语言很有特色。所以将“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设定为过程与方法目标。(3)初中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正处在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形成有益于人生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观十分必要。所以,结合单元目标和本文特点,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设定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李白诗《早发白帝城》导入,使学生简单了解三峡知识。作者介绍: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的地理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重点字词意思,读通读顺文章。1.学生自由通读,选一名学生试读,其他学生帮助正音。2.选一名学生,说一说文章意思,其他学生帮助纠正。3.学生再次自由通读,读通读顺课文,选一名学生试读,教师和同学一起将关键句划出节奏。三、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教师伴音乐范读。同学尝试朗读,请一名同学伴音乐读,学生评点。教师指点:在朗读中教会学生处理语速、语调、重音的方法,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的要求。如第二节略快,读出气势;第三节读慢,读出清幽之气;第四节略慢,读出凄美之气。四、析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问: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山、水)2.请男生找出三峡山的特点,以三峡的山试说句子。三峡的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怪异的、幽寂的…3.请女生找出三峡水的特点,以三峡的水试说句子。三峡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荡的、凄寒的…五、探究阅读--了解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1.这篇文章虽然既写了山又写了水,但从文章写作目的和内容来说,侧重于写什么?(侧重写水)2.写山和写水有特定的顺序吗?写山是为了写水蓄势,写水是从最主要的特征写起,三个时间:夏天--奔放;春冬--清幽;晴初霜旦--凄婉。六、作业布置请学生说一说各自家乡某一景致不同季节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征,课后编一本集子--《家乡美》。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