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某谓之某与某谓某的区别。
- 1、主要用来下定义,立界说。被释词一般是一种名物或制度,解释词则是一个短语。
如《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2、某谓某主要用来说明被释词在句中特指某一事物,有时以狭义释广义,有时用来串讲文意或点明通过某种语法、修辞手所要表达的意义。多用于义训。以形象具体者训释抽象概括者。《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王逸注:美人谓怀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义训的方式有()。
- ()开创了以偶释偶的复合词书体例,方以智
- 什么是理性的引申?
- 章太炎的学术著作有()
- “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中“舟虚”是()
- 文字,音韵,训诂这三个门类如何分工?
- 训诂术语“为”、“谓之”,其用途是()。
- 注疏术语“言”和“谓”的关系是()。
- 宋代提出“夺胎法、换骨法”的作家是()。
- 古音学清代才取得重大突破,因此,东汉的《
- 训诂学与音韵学没有关系。
- “凡祭祀,饰其牛牲。”句中“饰”是什么意
- 《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
- 就维护杜注而言,孔颖达做的工作是什么?
- 因声求义的方法适用于:()
- 把彼此无关的事理任意牵合强加比附,在训诂
- 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鹦鹉粒,
- 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在()
- 十种根柢书中,属于义书的有();属于形书
- 试论述训诂学与语法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