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40分) 例:某患儿,女性,6岁。发热两天,体温高达40℃,发热时无汗,两耳下肿大疼痛,头痛,无咳嗽咳痰,无流涕,口渴,大便日一行,小便微黄,食欲欠佳,吞食则腮痛,昨日鼻衄一次,色鲜红,量多,经外院青霉素、退烧药等治疗,热势如初。 查体:T40.3℃,P85次/分,R22次/分,BP125/75mmHg。面色红赤,无汗,两腮肿大,约4cm×4cm,压痛明显。舌边尖红,苔白,脉浮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1×109/L,N%83%,HGB119g/L,S抗体76%。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化脓性腮腺炎相鉴别。
  • 主诉:发热、头痛2天(1分)
    现病史:女性,6岁。发热两天,体温高达40℃,发热时无汗,两耳下肿大疼痛,头痛,无咳嗽咳痰,无流涕,口渴,大便日一行,小便微黄,食欲欠佳,吞食则腮痛,昨日鼻衄一次,色鲜红,量多(2分)
    既往史:无药物过病史及传染史(1分)
    体格检查:T40.3℃,P85次/分,R22次/分,BP125/75mmHg。面色红赤,无汗,两腮肿大,约4cm×4cm,压痛明显。舌边尖红,苔白,脉浮数。(1分)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1×109/L,N%83%,HGB119g/L,S抗体76%。(1分)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5分)
    患者以“发热两天,两耳下肿大疼痛,头痛,吞食则腮痛”为主症,符合中医痄腮诊断。风瘟病毒,从口鼻入,壅阻少阳经脉,郁而不散,结于腮部,致经脉失和,气血瘀滞,运行不畅,凝聚腮部,故见腮部肿大,压痛明显;温毒热盛,热极生风,故高热、面色红赤;舌边尖红,苔白,脉浮数。均为温毒在表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6分)
    1.高热两天,两耳下肿大疼痛,头痛,吞食则腮痛。
    2.查体面色红赤,无汗,两腮肿大,约4cm×4cm,压痛明显。
    3.前列腺检查血常规:WBC8.1×109/L,N%83%,HGB119g/L,S抗体76%。
    鉴别诊断:(4分)
    化脓性腮腺炎:两者均可出现腮痛,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时邪(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一般双侧对称发作。而化脓性腮腺炎常为一侧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晚期有波动感,挤压时有脓液自腮腺管流出。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可资鉴别。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痄腮(2分)
    中医证候诊断:温毒在表证(2分)
    西医诊断:流行性腮腺炎(3分)
    中医治法:疏风清热,消肿散结。(2分)
    方剂:柴胡葛根汤加减。(2分)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3分)
    柴胡10g葛根20g黄芩10g牛蒡子10g桔梗10g金银花12g连翘10g板蓝根12g夏枯草12g赤芍10g僵蚕10g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5分)
    1.对症支持治疗,预防脱水。
    2.应用抗生素治疗。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