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天问》一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突出的特色?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
《天问》在艺术上有以下突出特色:
首先是表现为深沉的理性思考与热烈的感情相结合。《天问》全诗完全由提问组成,从宇宙洪荒、天文、地理之事问起,继而又问人事,广涉夏、商、周三代历史,最后以问楚先和当代楚国现实作结,洋洋洒洒,无所不问,但细按其提问的方式和口气,又绝非是什么纯知识性的问答,即并非完全属于问所不知;而更多的是问所不信,问所不平,以至问所当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历史、社会深思熟虑后的一种质疑,一种见解,一种抒怀。
在对自然界现象所提的问题中,大多数是属于对前人学说的质疑,在一系列的质问中,蕴含着诗人在进行某些理性思考后对前人成说的否定。如长诗一开头对“遂古之初”的提问,无疑是对当时流传的天地开辟前“混沌”说的否认。诗人在长诗《天问》中,对历代兴亡史的发问,是本诗的主旨所在,即以历史为明鉴,来警戒楚之有国者,改弦易张,以救亡图存。在这部分里,既包含着诗人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也倾注着诗人对历史上贤明政治、正义人物的仰慕和对昏君奸佞的挞伐,其爱憎分明的感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其次,从形式看,《天问》长诗完全由问句出之,确为“创格”,但如果没有艺术思维的驾驭,就会质直、呆板、枯燥,浑然一片,以至让人难以卒读。而令人惊奇的是,《天问》这首由一百七十余句组成的问语长诗,却完全不是这样。它通过不同语词的运用,不同句式的变化,使全诗诗句错落有致,疾徐相间,且一气充盈,独具风采。
人在《天问》诗中,根据不同的问义和语气的要求,把众多疑问词相间使用。而在疑问词的用法上,有的放在句首,有的“以”、“焉”等虚词相连用,以表顿挫和转折。 在句式上,《天问》以四字句为主干,属四言体,但它多达四分之一左右的句式,又打破四言,杂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八言等不同句式,这也使诗平添了语句的错落之美。
《天问》全诗以问句构成,而问式的变化,对全诗的艺术性则起着更大的作用。全诗的这种句式、问式的错综变化,再加上针对不同问题所负载的感情色彩——或探究质疑,或谴责讽刺,或同情赞美,或激昂热烈,或冷峻无情,从而构成了全诗的雄肆活脱,穷幽极渺的风格,并取得了奇气袭人的效果。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何谓赋比兴?试举例说明。
- 宗元和刘禹锡是中唐山水诗成就比较突出的诗
- 《诗经》中的讽喻规谏诗和怨刺批判诗在思想
- 试结合作品分析屈原《九歌》的艺术成就?
- 分析杜甫的咏物诗《房兵曹胡马》?
- 简叙屈原的生平及其对屈原创作的影响?
- 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
- 结合作品,分析王维田园诗的特色?
- 关于《豳风•七月》,《诗序》
- 分析《国殇》一诗并说明其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 以“玉”为例,分析周代文化精神与《诗经》
- 试结合作品,分析周民族史诗的艺术特色?
- 组诗《九章》是怎样反映诗人屈原的一生的?
-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
- 宋代以言志为主的送别词有什么特色?
- 试以《九歌》为例,分析楚辞与楚地神巫文化
-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这是《
- 结合作品分析《诗经》作品是怎样表现宗族伦
- 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
- 结合作品分析楚辞与楚地神巫文化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