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叙屈原的生平及其对屈原创作的影响?
-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他的先人原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封于屈地,因以为氏。而屈氏是战国时期楚国最为显通的公族之一。早年,屈原因为贵族的身份,出任三闾大夫之职,负责王族三姓屈、景、昭三族子弟的管理和教育。《离骚》中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兮,願俟時乎吾將刈。”写的就是屈原自己的这一段经历。
很快,屈原因为优异的品德和才学得到了楚怀王的拔擢和信任,受命担任左徒。左徒的地位和权力仅次于令尹,相当于副宰相。在担任左徒期间,屈原开始着手实现自己的“美政”的理想。屈原的美政理想即是进行政治改革,对内“举贤授能”,刷新政治,造为宪令,为国家的富强而立法,限制旧贵族的权益;对外主张合纵抗秦,收复失地。这些对于楚国的前途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其余任职期间,楚国的政治和外交都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屈原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才能,特别是他所造的宪令,他所主张的举贤授能,触动了旧贵族的特权,因此遭到了他们的嫉恨和反对。于是以上官大夫为首的旧贵族,处心积虑对屈原横加诬陷。在他们的馋毁之下,昏庸的楚怀王“怒而疏屈平”,屈原受到排挤,不得再参与重大国事,他的“美政”也就此失败了。《离骚》中“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讒以齌怒”、“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等句子,正是对这种情况的描述。
蒙冤被疏后,屈原被免去左徒的官职,并一度被排挤出朝廷,离开郢都,流浪汉北,屈原的很多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如被疏失位之后,屈原先是满腔悲愤写下了震铄古今的长诗《离骚》,在由郢都溯江北上汉北之时,又创作了《九章•抽思》。
楚怀王楚十三年,秦国大败楚军之后,要求怀王在武关会盟。据记载,这时屈原已经回到郢都,他与大臣昭睢认为这是秦国的骗局,劝阻怀王前往。而怀王幼子子兰则极力劝怀王前去。怀王最终听信了子兰的话,到了武关后即被秦国拘留,胁持至咸阳,并最终客死秦国。怀王被扣留之后,屈原对罪魁祸首子兰等非常愤恨,结果又遭受他们的馋害,被听信谗言的顷襄王长期流放江南。屈原这次被流放的时间很长,他在极端困苦、彷徨中走了很多地方。虽然倍受煎熬,但是忧国忧民的心志始终未变。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渡过湘水,到达汨罗附近。这时,秦国大将白起攻陷楚国都城郢,烧毁楚国先王的坟墓。这一重大事变,使得屈原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他不忍见国破家亡的惨剧,大约在顷襄王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77年,自沉于汨罗江,以死殉了自己的理想和祖国。他的绝笔辞《九章•怀沙》首句曰“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这和后世传说他死于五月初五是颇为接近的。
在历史上,像这种诗人气质与环境的矛盾,不断地造成人生悲剧,同时也造就优秀的文学。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试结合作品,分析诗与词外部形式上的异同?
- 以《鹿鸣》、《宾之初筵》、《伐木》等诗为
- 简述屈原生活时代的特征?
- 谈谈你对风雅颂划分标准的看法?
- 试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
- 《诗经》中的讽喻规谏诗和怨刺批判诗在思想
- 盛唐田园诗和中唐田园诗有哪些不同?试结合
- 《离骚》一诗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
- 谈谈你对《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的理解
- 简述中晚唐咏史怀古诗的特色?
- 试结合作品分析送别诗词中的“杨柳”这一意
- 试结合作品分析南宋末年的咏物词的特色?
- 《九歌·东君》是怎样塑造一位英雄神的形象
-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这是《
- 何谓赋比兴?试举例说明。
- 毛诗序》是如何解释风雅颂的?谈谈你对这种
- 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
- 试结合作品分析王维山水诗艺术特色?
- 创作《诗经》讽喻怨刺诗的讽喻诗人具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