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盛唐田园诗和中唐田园诗有哪些不同?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
盛唐的田园诗和山水诗风格相近、意境相仿、特色相同、成就相当。盛唐的田园诗描写自然,风格淡雅,手法白描,情趣昂然,明显的手陶渊明的田园诗影响。
孟浩然的田园诗,有对田园生活的描绘:“涧影见松竹,潭香闻 荷。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孟浩然有一首描写自己去农家做客的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首联起,写自己应邀到田家做客。颔联承,承上写来到了故人的村庄,但见近处是葱茏的绿树将村庄亲切地环抱,远处隐隐的青山深情地伫立在村郭之外。“绿树”、“青山”,色彩鲜明,显示了蓬勃生机。颈联转,换了一个角度来写拜访宴饮的内容:打开窗子面对打谷场和菜圃,端起酒杯谈话的主题不离开桑麻农事。尾联合,写欢会结束,即将分手。结尾两句含义丰富:一是对这次聚会十分满意,我还要再来;二是与故人友情深厚,以至于在刚分手时就盼望再次重逢;三是这次是应邀而来,下次则是不邀自来;四是预约了下次聚会的内容 是赏菊花,诗人说“就菊花”,次“就”字很值得玩味。这首诗最能体现孟诗“语淡而味不薄”的特色和魅力,这首诗对后人的影响很大。
王维的田园诗是以画家的眼光和绘画的笔调,来描绘田园风光的淡雅优美,着色不浓,而意境清远。如《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侯荆扉。 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禾锄至,相间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威。
像一幅田园风景图;夕阳的余辉给这副图画打下了一个蛋黄色的底色;牛羊从野外归来,笔墨遂勾连到墟落;接下来是村口的一个特写:“野老念牧童,倚杖侯荆扉”,这是一个充满田园亲情的永恒的雕塑,有着永不衰竭的艺术美丽!再下来又是一个原野的远景:雉 再已经抽穗的麦田里欢叫,蚕而已经快要作茧,桑树上的叶子也开始稀疏;又是一个近处特写:“田夫禾锄至,相见语依依”劳作归来,碰到一起亲切交谈。最后系诗人的感慨。
田园诗到了中晚唐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渐渐失去了田园风光的优美,失去了田园生活的和美,失去了田园人们之间情感的淳美。中晚唐田园诗开始转向对田园生活辛劳的描绘,转向对乡村中民生疾苦的关注,转向对劳动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这种情况中唐已经很明显,到了晚唐更盛矣。《贫妇词》写出了农村贫苦妇女内心痛苦,自己怀抱中的小儿,还不如山下的小鹿;因为无法交租,恶吏每天来催逼,庭前的田地都踩出了一条小路。后一首《农臣怨》写灾害之年贫苦的农民欲诉无门、欲哭无泪。都表现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何为咏物诗,屈原的《橘颂》是怎样做到“不
- 试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九歌•东君》是怎样塑造一位
- 创作《诗经》讽喻怨刺诗的讽喻诗人具有什么
- 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咏物词很多,其中最为人
- 毛诗序》是如何解释风雅颂的?谈谈你对这种
- 简述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燕飨诗的审美价值
- 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
- 何谓讽喻精神?讽喻精神对后世文学有什么影
- 《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
- 《天问》一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突出的特色?试
- 试结合作品,分析周民族史诗的艺术特色?
- 简述《天问》一诗的主要内容?
- 《诗经》中的婚姻诗和爱情诗有什么社会文化
- 以《鹿鸣》、《宾之初筵》、《伐木》等诗为
- 试结合作品分析南宋末年的咏物词的特色?
- 盛唐诗人王维的送别诗名作《()》后来被谱
- 古人赞誉屈“(),洞庭波兮木叶下"两句是
- 何谓“不粘不脱”?结合作品分析。
- 试结合作品分析李白山水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