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有什么新的发展?
- 屈原在《离骚》中采用的“美人香草”式的寓意手法已远远超过了《诗经》中的所谓“比兴之义”。《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断,是一种比较单一的比喻和联想,而屈原的作品却有了极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它开始把物与我,情与景糅合和交融起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以彼物比此物,或触物以起兴,而是把物的某些特质与人的思想感情、人格和理想结合起来,通过联想和想象水乳交溶为一体,寓情于物,见物知人,构成一种象征体,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张力。在长诗《离骚》中,诗人抓住香花异草、佳木美林、男女情爱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美学内涵,来美化抒情主体的形象和性格,从而也使全诗的风格更为绚美奇丽,光彩照人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结合作品分析左思对咏史诗发展的贡献?
- 何谓赋比兴?试举例说明。
- 以“玉”为例,分析周代文化精神与《诗经》
- 屈原在《离骚》中是怎样吸取和运用神话的?
- 以七绝作品为例,分析盛唐送别诗的特点?
- 屈原《()》中“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
- 《诗经》中的婚恋诗包括哪几类内容?试举例
- 《九歌·东君》是怎样塑造一位英雄神的形象
- 试以《离骚》为代表,说明屈原作品的浪漫主
- 为什么说咏史怀古诗词是“古”与“今”的结
- 诗人屈原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情势是怎样的?当
- 结合作品分析《诗经》作品是怎样表现宗族伦
- 简叙《天问》一诗的结构层次及其思想内容?
- 组诗《九章》是怎样反映诗人屈原一生的悲惨
- 唐代诗人()的《在狱咏蝉》借赞美蝉的孤高
- 简述陶渊明对盛唐田园诗的影响?
- ()的《登幽州台歌》是初唐咏史诗中最有代
- 试结合作品分析《诗经》农业生活诗的社会意
- 西晋诗人()的《咏史八首》是魏晋南北朝时
- 简述《楚辞》流传和编辑成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