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有一个中学生,平时表现很好。一次他带着痛苦的神情找一位信得过的老师谈,说自己想“出国”。老师鼓励他讲真话,说说想出国的理由。他说“祖国不好”。老师请他摆一摆祖国哪些地方不好。他说了几点切身的感受。老师说“你说的是事实,是有道德的。但我希望你认真地想一想,祖国有没有好的地方?”学生说“当然也有好的地方。”老师说:“你能不能也摆一些事实呢?”学生边想边说:越说越开朗,越说越起劲„„老师一方面帮助他充实和归纳已经说了的事实,一方面提出要他继续思考的线索,最后又提了问题:“好和不好都是存在的事实,那么,究竟哪一方面是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我建议进一步考虑一下,有时间我们再谈谈。”过了几天,学生再来找教师的时候,痛苦的神情不见了,高高兴兴地向老师谈了他思考的经过及他得出的结论:“祖国是可爱的。”案例中,老师运用的什么方法?贯彻了什么德育原则?
-
1、说服法
2、正面教育的原则;主体自觉性原则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为什么说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
- 董仲舒,韩愈提出了()
- 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
- “民惟邦本”的思想出自()。
-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在书中提出
- 当前我国对教师实行的特定职业许可制度是(
- 一个大的知识单元中既有陈述性知识,也有程
- 说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中心基础,就必然削
- 超文本是多媒体系统的信息管理技术,它组织
- 如何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 教育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要
-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包括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 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之一是()
- 学校通过开设各种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来促进
- 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
-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 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帮助记
- 3-4岁幼儿的语言中仍以简单句为主,复合
- ()的教育平等观把社会不平等归结为个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