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沙松爆炸之后…… 1988年7月20日,南京发生了一起唯一的电冰箱爆炸事件。当晚10点半,城市住宅楼上,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一台“沙松牌”电冰箱瞬间开了花。强大的爆炸气浪长生了难以想象的冲击力,使姆指粗的钢筋被扭弯,冰箱门飞出两米远,砸到对面墙上,后座力使冰箱背后的墙面留下几个大窟窿。主人一家四口人都是侥幸捡了条命。 7月22日,南京“扬子晚报”刊出“一台沙松冰箱爆炸的消息和一张现场照片。这条新闻立即在几十万“沙松”用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沙松”被有的用户视为“定时炸弹”。沙松厂驻南京办事处门前人流穿梭,各新闻单位也纷纷上门……。 总厂厂长意识到这一危机事件,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在十万火急中立即作出决策,组成了由总工、法律顾问、日方技术专家、省市、中央产品检验、公安等方面人员的事故处理小组。包租南京玄武门饭店,专门用一个会场接待记者,稳住“无冕皇帝”。 随后,各界人士参加的论证会在现场举行。日本制冷专家经检查发现虽经爆炸破坏,压缩机仍在制冷。足以证明爆炸与冰箱质量无关。这一结果,南京电视台对事故进行了录像报道。 走访用户家庭,在录像机前是展示企业形象的好时机。当场答应用户要求,赔偿一台180升冰箱,公众反映企业仁至义尽。事件真相大白后得知是,放入冰箱中的丁烷气瓶所至。 事故处理小组将各种情况通报新闻单位,并表示一是讲明爆炸原因;二是感谢新闻界支持;三是感谢当地公众对企业的支持。从而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的宣传效果,10倍于此事处理的费用。消费者纷纷反映,冰箱门都炸坏了,冰箱还继续制冷呢,产品好,企业责任心强,真是不错。 处理事故时,对被害者的态度应该如何?
  • 应该将对受害者的处理当作整个危机处理的轴心,因为他们是公众关心的关键之处,表面组织处理问题的决心和对公众的负责任的态度。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