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以意逆志”说
-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皎然文论思想。
-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
- 《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
- 教材认为《文心雕龙》之后理论性和体系性最
- 沈德潜编选了《()》等许多诗歌选集,体现
- 隔与不隔
- 在其著作中提出许多充满辩证思想的近代文学
- 简述关于《毛诗序》作者的不同看法
- 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滋味”说,而要创
- 严羽是宋代著名的诗论家,他论诗的代表作是
- 试述司马迁对“春秋笔法”的概括
- 曹丕《()》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
- 试述元好问主张高雅,反对险怪、俳谐与怒骂
- (《文心雕龙》的)才、气、学、习说
- 简述孔子的文论思想。
- 诗有三境
- 试评述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的诗有三义说
- 近代元好问的诗歌主张有哪些?
- 言意论
-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