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清稗类钞》记载:"(帐房)散放丝经,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 《风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为生。" 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女工)有力焉。" 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异同之处?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 (4)材料四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
(1)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工匠无生产、生活资料。本质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相同点:都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
不同点:表现在早期资本家身份的变化。清朝时帐房成为早期资本家。清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形式上比明代有所发展。
(3)不同。材料三反映的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对社会起阻碍作用。
(4)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
- 1922~1926年中国私人资本企业受冲
- 以下那句话不是对鸦片战争后我国进出口商品
-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 材料一:<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
- 总结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沿革趋势。
- 官督商办
- 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
- 试析近代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
- 分析古代土地所有制变迁的过程。
- 据《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
- 试分析新中国的农业税制演变。
- 1845-1846年写出《原道救世歌》、
- 简述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所
- 焚书坑儒
- 1948年8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发
- 马克思曾经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
- 下列时期,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晚清工商管理机构的演变经历了的三个阶段是
- 19世纪中叶以后,与英商怡和、太古轮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