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26岁,农民,稽留高热5天,伴畏寒、头痛、全身酸痛。查体:体温39.6℃,巩膜可疑黄染,结膜充血,腋下可见出血点,肝右肋下1.5cm,腹股沟可扪及蚕豆、黄豆大淋巴结3~5个,血象:WBC15.2×10/L,N0.79,L0.21,尿胆红素+,尿胆原+,TBIL25μmol/L,ALT104U。患者近1个月来每日在小河游泳一次,本例诊断可能为()
A、钩端螺旋体病
B、伤寒
C、败血症
D、疟疾
E、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
- A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钩体病黄疸出血型的常见死亡原因为()
- 钩端螺旋体病的神经系统后发症中最多见且严
- 钩体病发病机制中错误的是()
- 钩体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
- 钩体病治疗首剂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可出现
- 钩体病治疗的重要原则是()
- 在临床中对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鉴别诊断
- 患者男,30岁,农民,因“畏寒、发热、乏
- 目前国内钩端螺旋体病病原治疗首选()
- 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 钩体病的传播方式为()
- 钩体病人后发热的原因是()
-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
- 疑为黄疸出血型钩体病人以下处理不正确的是
- 患者男,22岁,农民,因“发热、全身肌肉
- 钩体病弥漫肺出血型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患者男性,42岁,农民。8月5日由当地镇
- 男,20岁,农民,发热、乏力、周身酸痛
-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