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判断题梁实秋通达事理,理解人生,所以他不过分非难他所看不惯的一切,只是给予善意的调侃,委婉的讽喻,有时还反躬自嘲,发人深省。
- 正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刘大任于1995年出版的()一书,描写了
- 中国大陆五十年代初最著名的散文是()。
- 《撒哈拉的故事》的作者是()。
- 总体上说,自“五四”开始,记叙抒情散文率
- ()是叶梦的成名作,也是新时期“女性散文
- 结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分析
- 框框杂文。
- 《剑桥语丝》和《海德堡语丝》的作者是()
- 1920年起,()成了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
- 阿盛从1977年开始写作散文,他作品的主
- 聂绀弩是一位文史专家,有较渊博的历史和文
- 超然于“论语派”和“太白派”之外,有些名
- 台湾20世纪50年代的“软性散文”是指(
- “风华杂文征文”
- 简述“野草”杂文流派的三个特点。
- 鲁迅杂文的内容,可以用广泛、持久、冷峻、
- 沙汀记述贺龙将军在抗战初期的战地生活和回
- 简述香港框框杂文日趋短小的两方面原因。
- 散文繁荣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是()
- 以《听听那冷雨》为例,谈谈余光中“现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