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我国的佛寺建筑构造。
-
我国的宗教祭祀建筑,以传统礼法建筑、佛寺建筑和道教建筑最为突出,又以佛寺建筑留存最多。 我国早期的佛寺建筑同印度佛寺一样,都是“塔寺结构”,即建塔于寺中,以塔藏佛之“舍利”。唐代以后,塔寺分家。宋元以后,已完全摆脱外来影响而成为中国式的宫殿建筑。
宋代以前盛行“伽蓝七堂”制度,即整个佛寺建筑由七座房屋组成:山门、佛堂、法堂、僧堂、经堂、库房、浴室,主要建筑都不称“殿”。宋崇宁二年,以孔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关庙主体建筑为“崇宁殿”,佛寺才仿而效之,称佛堂为“大雄宝殿”。宋代以后,七堂制度逐渐破坏,佛寺建制大小不同。不同宗派的佛寺,其布局也往往不同。现存佛寺,大都是明清两代改建或重建的,体现的基本是明清格局。一般为“山门殿”,由三座门构成:“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其中至少中间一座应建成殿堂式;再往里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藏经楼”;左右配置其他殿堂建筑。这是中国广大地区的佛寺布局。蒙藏地区的佛寺,布局与内地不同,规模也比较宏大。
由于佛寺大都建于山林,因此在建筑上往往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把人文景观融化于自然景观,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当然,佛家建筑也要尽力体现它的宗教含义,表达一种信仰上的追求,如有的佛寺在山门外建53级台阶,暗喻佛经“五十三参,参参拜佛”;有的在寺前筑108级台阶,意为世间有108种烦恼,走完这些台阶,烦恼也就消除了,五台山的“菩萨顶”、“南山寺”即是如此。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