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论生态文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战略地位。
-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他说:“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我们党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央文件,是我们党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0 世纪中叶,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表现出的生态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它标志着传统工业文明开始走下坡路,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成为上升中的文明,生态社会主义时代即将到来。生态文明是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原则相结合,它的目标是建设生态社会主义。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发展新方向,而且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取得伟大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社会基本矛盾,无论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矛盾, 还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矛盾,不仅普遍存在而且深刻严重。胡锦涛十七大报告指出:“突出的是: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在社会领域,贫富差距扩大;消极腐败现象严重;一部分人高消费奢侈浪费;许多人低收入生活困难。在自然领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资源短缺的形势十分严峻。它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例如资本向少数人集中,有报道说,我国现在形成一个富豪群体,占0. 4%的人口掌握全国70%的财富。2007 年“世界富豪榜”揭晓,现在中国拥有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人数达到106 位( 1999 年仅有1位) ,这个数字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这种统计也许不准确,但财富迅速向少数人集中、贫富差距扩大却是事实。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的生活有了改善,但是仍然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但是仍然用旧时代的模式———工业文明模式思考和行动。这是不可能解决社会(人与人)和生态(人与自然) 的基本矛盾,以建设一个新世界的。这种基本矛盾只能超越工业文明模式,在新的文明模式(生态文明模式) 范围内才能得到解决。因而,“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写入十七大报告,这是有伟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的。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对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看, 生态文明是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不断递升发展的结果, 是文明形态的历史演进; 从文明发展的形态看, 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各自功能, 共同构成社会和谐文明的完整体系。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文明形态, 是人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 也是对发展现实和发展要求的客观反映。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样, 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地位重要, 不可替代。
建设生态文明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社会面貌显著改观, 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孕育着文明的发展提升。在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发展阶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持续推进的重要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相对落后和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紧缺、环境承载力较弱,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这一基本国情中的资源环境因素影响越来越凸显。2007 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24 万亿元, 今后GDP 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新增3 万亿以上的经济总量, 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将不断扩大,资源能源的保障和环境的承载力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越来越重要的战略问题, 也成为当今世界大国政治经济竞争的重要战略制高点。在国际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资源的竞争, 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这是从我国子孙后代长远的战略考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妥善处理好我国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矛盾,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对我国长远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目标新的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体系的组成部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目标的新要求和新提升, 有利于从指导思想上确定生态文明的理念, 从体制上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保障机制, 从投入上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和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 从评价考核指标上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生态一般是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相同和不同生命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的演进。一方面,人类通过获取能源、资源、空间、排放废弃物、享受自然生态的服务来获得利益并影响自然;另一方面,自然由于能源、资源、空间供给有限、生态环境恶化等,限制了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原始的和谐到打破和谐,再到实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遇到新的挑战。人们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的发展归宿。
党的十七大标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整体框架之中。未来的目标既包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扩大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要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的公共事业,还要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我国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全球关注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使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的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则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战略意义。
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人所共知,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1/3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中国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方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给予好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国家环境保护部有关资料显示,“十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治理污染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的地表水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在一些地方,人们呼吸新鲜空气、饮洁净的水、食无公害食品,成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以致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致病早亡。有人说,30年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富足;同样,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环境会如此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是薄弱环节,亟需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
对文明问题的认识可以从文明结构与文明进程的静态和动态结合中加以全面把握。在对文明结构的认识上,在十五大及以前的一段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范畴,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强调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则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范畴,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实现了从“三个文明”向“四个文明”认识的飞跃。在对文明进程的认识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表明中国共产党清醒地意识到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并且采取措施努力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并且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起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人民群众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三)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重要战略任务。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具有积极的促动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理念”在内政上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能够保证人类有个舒心的生活环境与良好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能够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际和谐。
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理念”在外交上的重要体现。它既可以保证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也是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在推进构建和谐世界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是个重要条件。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区(不论社会制度)既和平共处而又互利共赢的世界。我国不仅要致力于自身发展,而且作为一个大国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我国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回应国际社会在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上的关切,致力于与国际社会一起通过协商与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如发展和环境关系)问题,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我的奋斗》的作者是法西斯头目()。
-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 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个最小公倍数
- 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
-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认识的辩证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它们分别是(
- 在对实事求是思想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提
- 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有经济的途径是()
- 首次提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观点的是()
-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
- 共性是()的。
- 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它们之间是()
- 社会政治结构
- 我国进入全面对外开放时期后应该如何维护国
- 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 思想路线
-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
- 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 怎样理解全方位开放?
- 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