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法国败降对二战时国际关系的影响。
  • ⑴欧洲格局的根本变化:
    由于法国沦亡,英国危殆,彻底打破了欧洲各国之间原来力量对比的平衡,改变了整个格局:由原来德国、英法、苏联三足鼎立的态势,变为德国、苏联两强对峙的格局。
    这就急剧地引起苏德关系的变化。
    在这之前,苏德双方维持了暂时的、不巩固的同盟关系(即使是策略手段也好)。法国败降之后,使希特勒面临重大的战略抉择:是西攻,还是掉头东进?
    法国的迅速败降,使希特勒战争的初期胜利处于巅峰,希特勒本人无论对英国还是对苏联都作了错误的估计,都低估了这些对手的抵抗决心和作战实力。对英国,他认定它们必然会承认“一败涂地,绝无希望”,因而几乎不需要再经过一场严重的战争,只须略施压力,就会就范,就可以听从他所给予的条件妥协求和,然后和他一起进攻苏联;对苏联,他更是严重低估了其军事力量,1939~1940年小小的芬兰曾经成功地挫败了苏军的初次入侵,肯定助长了他的错误判断和看法。正是这样,使希特勒在1940年7月中旬,在英国一再表示继续作战的决心,诱和不成,不得不下达入侵英国的第十六号指令,想以战逼和的同时,又作出了征服俄国的决定。
    法国迅速败降之后出现的新局面,同样使苏联震动。苏联当时认为,在希特勒下一步行动中,英国只可能有两条出路:媾和或者失败。无论哪一种,其结果都意味着希特勒能从西线腾出手来,挥师东进,而无须再顾虑两线作战的威胁。战争危险显然已迫近了,这就使苏联迅速调整其对德政策。1940年夏秋,苏联总参谋部制订了作战计划,认为“苏联必须准备在东西两条战线同时作战,法西斯德国被看作是最有可能和最危险的敌人”。在法国战事吃紧时,作为对付德国可能的威胁,苏联加紧营造“东方战线”。
    ⑵非洲战场的开辟:
    墨索里尼是瞅准了法国败局已定的时机才匆忙参战的。在欧战开始后,意大利宣布不参战,一直心存观望,袖手旁观。但是希特勒在西欧的军事胜利激励了他,使他认为不能等到希特勒完全取胜之后才介入战争,这样他将不会分沾到多少胜利果实。意大利的战争目的不同于德国,它梦寐以求的是重振罗马帝国的雄风,建立东非帝国,称霸巴尔干和地中海。它的参战,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国际关系和战局:一是把它自己绑在纳粹的战车上,直接促使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的形成;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目的,抢夺胜利果实。意大利乘法国沦亡、英国危殆之机,转移其兵力于东、北非,以夺取英法在东北非的殖民地,建立其东非帝国。于是,战火蔓延到非洲。
    ⑶美国的介入:
    法国败降,彻底改变了美国对欧洲战争的态度,使美国再也不能置身事外。罗斯福意识到,希特勒独霸欧洲之后,下一步就是美国。所以他彻底改变“中立”的立场,对欧洲战争从不介入到介入。彻底改变其欧洲政策,如果说,在这之前,美国还企图通过妥协、绥靖的手段来避免战争,保持中立。在这之后,则能面对德国采取外交遏制、军事介入等强硬手段,积极备战。
    1940年6月法国败降之后,美国实际上已成为英国的战略后方,而英国则是美国抗德的前线和前进基地,英美关系和德美关系都发生急遽变化,随着美国的逐步介入欧洲战争,英美逐步形成军事同盟,而德美则不可避免地陷入“不宣而战”的战争。
    ⑷日本的南进:
    法国败降,又是日本决定其南进政策的重要因素。
    日本在对外扩张战略上存在“北进”、“南进”之争,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1940年6月,法国败降,成为日本最终确定南进政策,完成其战略转移的转折点。
    日本决定“武力南进”,在国际关系及世界格局上就必然产生一连串连锁式的深远影响:首先,它要加强同德、意的合作,寻求盟友,其结果就促使了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正式完成轴心国家阵营的形成;其次,它必然谋求改善对苏关系,以稳住北方,避免两线作战,其结果就是1941年4月13日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最后,南进必然激化了日美矛盾,导致太平洋战争。
    由此可见,由法国败降而引发的日本对外扩张战略方针的转移,成为由中日战争扩大为亚洲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⑸英联邦的加深卷入战争:
    英联邦的参战当然不是在法国败降才开始的。早在英国于1939年9月3日对德宣战之后,它的大部分殖民地和自治领就陆续参战,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样,为英国提供人力及物力的支援,但是一直到1940年4月以前,在那段被称为“奇怪的战争”的日子里,它们参与战争的程度和英国本身参与战争的程度一样,是很有限的。整个英联邦的人力、物力可以说还没有动员起来,只是到了法国沦丧、西欧崩溃、英伦危殆的危险时刻,随着英国下定继续战斗的决心,整个英联邦才真正被动员起来,深深地卷入了战争。
    ⑹综上所述,1940年6月法国的败降促使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也就极大地影响二战整个战局和进程。概言之:它使希特勒从西欧腾得出手来,转移其主力于东线,改变了欧洲的战局,其重要后果是改变了苏联在二战中的地位:德苏关系从暂时的盟友转向敌对,继而出现了苏德战场,而苏英美的关系则从敌视转向结盟;它促使意大利参战,从而开辟了非洲战场和巴尔干战场;它使美国抛开中立、避战置身事外的立场而逐步介入欧洲战争,随着英美结盟的形成,德美也不可避免地逐步陷入不宣而战的战争;它促使日本世界战略的转变,跨出了南进的步伐,激化了日美矛盾,其重要后果是正式把美国拖进战争,使亚洲战场从中日之战扩大到太平洋战争。与此相联系的是,日苏间中立状态的出现,和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的实现。至此,以法西斯国家为一方的轴心阵营和以英、美、苏、中四大国为主体的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已初露端倪;最后,法国的败降使英国面临生死存亡的斗争,也带动了整个英联邦的积极参战。以上这些,就使战争跃出了欧洲的范围,逐步扩大为一场真正的世界大战。由此可见,法国的败降成为欧战转变为世界大战的决定性因素,也可以说,是欧战转变为世界大战的一个催化剂。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