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结合《灵枢•脉度》论述五脏与七窍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灵枢•脉度》曰:“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府不和则留为痈。”
五脏与七窍的生理关系:五脏的精气由经脉输送到颜面五官七窍,使七窍与五脏通应相连,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肺司呼吸,鼻为气道,故“肺气通于鼻”。鼻的功能是通行呼吸,辨别香臭。心主血脉,心血可以通过经脉上荣舌本,故“心气通于舌”,舌具有分辨五味,调节发音的功用。肝藏血,开窍于目,故“肝气通于目”。目能视物形态,分辨五色。脾主运化,水谷赖口摄入,故“脾开窍于口”。脾的功能正常,则食欲旺盛,口味调和。肾藏精,充养于耳,故“肾气通于耳”。耳具有主持听觉,分辨五音的功能。
五脏与七窍病理上相互影响:肺气失宣,则鼻塞不通;心火上炎,则舌赤红肿;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脾虚不运,则饮食口淡无味;肾精亏虚,则听力下降,不能分辨五音。故曰:“五脏不和,七窍不通”。
五脏与七窍密切相关的理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七窍疾病可通过治疗五脏而获效。例如伤风鼻塞,嗅觉不灵,治宜宣肺透窍;心火上炎舌赤红肿,治宜清心降火;肝血不足之眼目干涩,治宜补血养肝;脾虚失运之口淡乏味,治宜健脾消滞;肾精亏虚耳鸣耳聋,治宜滋肾补精。这是七窍有病治从内脏着手的理论依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