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小杨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一直不佳。当老师在课上布置练习的时候发现小杨对应用题的理解毫无进展。“加油,小杨我知道你能做出这道题的。”老师在小杨耳边低语,“好好花上几分钟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把题目分解成几部分,等一下我会过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几分钟后,老师回来问道:“怎么样?”小杨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显然他已经开始摸到了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动手解答,他说:“他们想知道这单价降低的百分比?”“很好,你还知道了些什么?”老师笑着说。当小杨开始解释他对问题的理解时,老师不断地问相关的问题让他回到合适的思路上来。当他终于解决了问题后,老师笑着说:“太棒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你现在再重新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几分钟,我会再来看看你最终的解答,好吗?”最后,小杨自己解答了这道题。请分析老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
在材料中,老师首先鼓励小杨试图自己解决问题,然后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小杨自己努力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老师通过具体事例让小杨明白:在自己的努力下,他同样可以取得不小的进步,并最终把问题解决。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具体表现在:
(1)表扬和批评。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其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说,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材料中的老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
(2)归因表述。归因表述是老师对学生成绩原因的一个评述,它将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当一个学习者刚刚取得某种进步时,把进步归因于努力是必需的,这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材料中的老师把学生的进步归因于努力,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很大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3)老师对小杨的反馈,极大地激发了小杨的学习动机。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教师的反馈是正面的(赞许或鼓励),还是负面的(批评或训斥),都会成为学生对自己学习成败归因的依据。通过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效、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优劣等,这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数学课上.小明和小玲用不同的方法都正确解
- 乘法练习课上,吴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了一道
- 对“卢沟桥事变”等历史事件的学习属于()
- 遵循“问题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一总结”这一
- 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
- 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 ()主要是使学生获得关于所学内容的一个整
- 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它符合的
- 简述概念教学的方法。
- 课堂导人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设计学生急于解
- 某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我们的画》中设计了
- 六年级的小文看到姐姐读了研究生后找到一份
- 贯彻启发式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
-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差距很大,为了使教学
- 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有哪些?
- 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
- 杜威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结构是()。
- 简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 试述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