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对校的前提和关键。
-
在于考察版本的源流及优劣,鉴别、确定底本与校本。一般地说,底本必须选择善本,即成书年代较早,刻写比较精美、内容完整、错讹较少的传本,如宋元刻本及历代官刊本等。当然,如果能有祖本或接近于原稿定本的初刻本更好。因为从版本的规律来看,晚出的本子经过辗转重刻,难免增添些错误。当然,有些晚出的版本,由于经过了高手的精校,错误较少,也可以此精校本作为底本。底本选好以后,还应考虑用哪些本子作为校本。如果底本之外只有一两个不同的版本,可全部作为对校本;如果不同版本较多,则需要找清各本之间的渊源关系,选择部分与底本不同渊源的本子作为主要校对本。对校法的主旨在于校其异同,不校是非。实际上也可以把对校作为校勘的第一步,即收集校勘资料的过程,然后再用其他校法辨明是非和决定取舍。对校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各本对校发现版本间存在的异文,即“校异同”,从而为进一步确定底本正误提供可靠的内证——发现问题,并为改正错误提供有力的证据。
优点在于“最简便,最稳当”,“不参己见”,免去妄改之弊。其缺点则是“不负责任”,“不校是非”。通常情况下,不能独立完成校勘任务。对校是校勘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种,凡校一书,必先用此法,然后再用其他方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