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毫针刺法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应根据施术腧穴所在的具体位置、病人体质、病情需要和针刺手法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一)角度: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的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起来而确定的。一般分为以下3种角度:
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平刺: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
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二)深度: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浅度数,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部位、时令以及经脉循行深浅而决定。
1.年龄: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
2.体质: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
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4.部位:头面、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断针的处理方法。
- 起罐方法
- 毫针刺法进针法
- 请回答命门的主治,叙述并演示神门、命门的
- 扭伤
- 请回答针灸治疗肾绞痛的治法,叙述并演示其
- 丰隆(Fēnglóng,ST40)足阳明
- 请回答针灸治疗抽搐的治法及出现神昏的配穴
- 请回答血海的主治,叙述并演示血海、四白的
- 叙述并指出公孙、神门、肾俞的定位。
- 合谷(Hégǔ,LI4)手阳明大肠经;原
- 天枢(Tiānshū,ST25)足阳明胃
- 叙述并指出水沟、支沟、至阴的定位。
- 请回答胃俞、足三里的定位、归经及操作。
- 叙述并演示中医脉诊及指法的操作。
- 叙述并指出水沟、太冲、天枢的定位。
- 水沟(Shuǐgōu,DU26)督脉
- 请回答腰阳关、足三里的定位、归经及操作。
- 温针灸
- 起罐出现皮肤灼伤(起疱)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