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乐乐是我班的一个小男孩,喜欢看书,喜欢做游戏,也喜欢唱歌。可他总是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游离于集体,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 午睡时,角落里忽然传来乐乐的歌声,我提醒他不要发出声音,以免影响别人。可等我一转身,又听到了乐乐的歌声。 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乐乐对老师的要求很不敏感,总是我行我素,似乎对任何东西都无所谓、不在意。但我深信,在他的内心世界里总有一处是他在意的角落。 一次集体活动时,我拿出相机捕捉孩子们的活动瞬间。 乐乐依旧动作缓慢,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扭来扭去。我灵机一动,说:“爸爸妈妈肯定很想知道你们在幼儿园的表现,我把你们的坐姿拍下来,拿给爸爸妈妈看看吧。”话音刚落,乐乐立马坐得笔直,眼神不再茫然,而是专注、认真地看着镜头。 下午离园时,我把抓拍的乐乐坐得笔直的照片给他妈妈看,并当他妈妈的面表扬了他。 乐乐妈妈一直以来得到的信息大多是负面的,今天听到老师表扬乐乐非常高兴,也当即表扬了他。这时我看到乐乐笑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抓住乐乐的这一心理特点,进一步引导他,给予他更多的鼓励和在集体中表现的机会。一次,在“故事妈妈讲故事”活动中,我们特意邀请了乐乐妈妈,并以此激励乐乐:“你要好好表现哦,从现在起就要养咸好习慣,让妈妈看到你最棒的一面。” 乐乐表现特别好,我在全班幼儿和他妈妈面前表扬他: “我们要向乐乐学习,他虽然听过这个故事,但依然很认真地和小朋友们一起又听了一遍。我相信妈妈不在的时候,他也能一样表现得很棒。”得到表扬的乐乐坐得更端正了。 后来,在我和家长的共同关注和激励下,乐乐慢慢地进步着,特别是行为习惯上有了大的变化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如何积极运南强化原理,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
(1)在这个案例中,乐乐的行为习惯一直是老师很头疼的问题。老师基于以往工作经验的屡次“提醒”并不能成为改变乐乐行为的有效刺激。
(2)老师敏锐地发现乐乐对“把幼儿园里的表现给爸爸妈妈看”这一刺激非常敏感。因此老师将这点作为强化物,在乐乐“坐姿端正、专注听讲”这一操作性行为出现后,及时给予强化,把拍摄的照片给妈妈看。妈妈也立刻对乐乐的这一操作性行为给予了强化(表扬)。
(3)接下来,老师不断创设机会,让爸爸妈妈看到乐乐的良好行为。于是乐乐的良好行为在“让爸爸妈妈看”这一刺激的不断强化下,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提出“关键期”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所有生物体结构共
- 儿童在成熟之前,尚未具备学习的水平和条件
- 儿童进人学龄期后,开始感受到幼儿期的游戏
- 下列不属于精神分析法的三个要点的选项是(
- 无限夸大生理差异,歧视妇女,反对男女平等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吉布森实验研究的是()
- 下列心理学家中,被称为精神分析女权主义者
- 根据华生的观点,人的习惯是什么?
- 斯金纳认为,无论是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
- 知觉特异性的增加是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 遗传决定论者认为,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 在一次科学活动中,教师提供了松紧带、弹簧
- 假概念不是真正的概念,但是不仅是儿童特别
-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
- 一位大学教授退休了,在一个小山村里
- 下列选项不属于物质工具的是()
- 吉布森运用的abstraction,在思
- 格塞尔认为儿童有哪些发展原则?
- 运用精神分析学说阐释早期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