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张戒诗歌表达须微婉含蓄,不能直白泄露的观点
-
张戒主张诗以言志为本,反对为咏物而咏物,失掉了作诗的目的,但也反对只言志,而不借助特定的对象来言志,造成诗歌所言之事非常浅露。
①张戒高度评价了“国风”提出了诗歌创造的艺术风格。“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瞻望弗及,伫立以泣”——“其词婉,其意微,不迫不露,以其所以可贵也”。在作者看来,古诗和李白的诗的含蓄、自然的审美效果,完全可以和国风相比。
②张戒提倡诗歌创造的“咏物”,这个观点与“言志与咏物并举”是一脉相承的。陶渊明的“味”,曹植的“韵”以及杜甫的“气”皆为楷模。“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即“含不尽不意”。
③张戒以沈约“二班长于情理说”;刘勰“情在词外日隐”;梅尧臣“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等观点来证明诗歌创作的含蓄特点。
④张戒批评了苏轼、黄庭坚江西诗派以议论为诗的不良风气,认为把表达主旨完全明白无误地写进诗中,必造成直白浅露,毫无味道。张戒提倡诗的创作要含蓄微婉,意在批评江西诗派的不良文风,并指出了诗歌创作的方向和规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试述元好问主张诗歌刚健豪壮,反对纤细缠绵
- (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 试述想象的作用和过程
- 试述司马迁提出“成一家之言”的观点
- 王夫之借用佛学的范畴,提出了诗歌创作的现
- “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
-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出自
- 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
- 庄子《达生》中有佝偻者承稠的故事,故事将
- 境生于象外
- 知言养气
- 什么是严羽的“别材”、“别趣”说?请结合
- 妙悟
- 在沈德潜的诗歌理论里“性情”也是处于首要
-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
- 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
- (孔子的)“思无邪”说
- 论述发愤著书说的基本内涵及理论意义是什么
- 提出“思与境偕”的文论家是()。
- 简述“文以致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