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30岁。渔民,因高热、全身酸痛3d,咯血1天于9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39.2℃,BP13.3/8kPa(100/60mmHg),稍烦躁,结合膜充血,肺部可闻湿啰音,肝肋下2cm。化验:WBC18.5×109/L。血清凝集溶解试验1:400(+)。作为病原治疗下列哪种药物为首选()
A、头孢拉定
B、喹诺酮类
C、氨基糖苷类
D、青霉素
E、大环内酯类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男,28岁,建筑工人,于7月22日入院。
- 莱姆病持续感染期的临床表现特点是()
- 莱姆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 虱传回归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感染中毒型钩体病的临床特点有()
- 钩体病患者早期出现高热、全身酸痛的机制是
- 男性,26岁。在收割稻谷后突然发热、畏寒
- 男性,30岁。渔民,因高热、全身酸
- 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意义较大的实验室检查是(
- 男性,20岁,乏力、尿黄1周,病初3天曾
- 患者男性,37岁,农民。主诉:发热、乏力
- 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肌注青霉素40万U,1
- 钩体病感染后可获得的免疫力为()
- 某患者男性,2周前出现畏寒、高热,伴剧烈
- 患者男性45岁农民,4天前突起寒战、高热
- 男,29岁,3天来发热、头痛、乏力、食欲
- 莱姆病患者关节液中可检测到细胞因子是()
- 引起我国钩体病稻田型发病的主要菌群是()
- 某地区8月中旬有一批于1个月前曾参加过抗
- 检测钩体病病原体应采取发病1周内的标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