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29岁,3天来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行走时小腿疼痛,伴有咳嗽。体检:体温39.8℃,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视力正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视力正常,腓肠肌压痛明显,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肝肋下1.5cm。白细胞12.7×109/L,N0.74,L0.21,EOS0.03,M0.02。发病前常参加水田劳动。病原治疗药物的应用原则是()
A、静脉滴注大剂量
B、开始时肌注小剂量
C、疗程2周以上
D、每日只需用药1次
E、退热后即可停药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关于钩体病人群易感性,不正确的说法是()
- 女性,32岁。因收割水稻劳累,诉全身肌肉
- 钩体病的传播途径是()
- 男性,30岁。渔民,因高热、全身酸痛3d
- 钩体病患者早期出现高热、全身酸痛的机制是
- 女性,32岁。因收割水稻劳累,诉全身肌肉
- 钩体病的基本病理损害是()
- 与钩体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无关的因素是()
- 36岁,男性农民,高热持续1周,渐畏寒、
- 男,28岁,建筑工人,于7月22日入院。
- 钩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 钩体病首次抗菌治疗过程中如出现高热、寒战
- 男,20岁,参加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因
- 下列哪项不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后发病()
- 感染中毒型钩体病的临床特点有()
- 回归热的确诊依据是()
- 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意义较大的实验室检查是(
- 钩体病累及肺脏时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 虱传回归热的传染源是()
- 能测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的试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