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三坟五典
- 据说是上古时代的书籍。汉代学者孔安国在《尚书序》中说:“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唐代学者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三坟”指的是三皇的事,其道理是至高至大的,“坟”就是“大”的意思;“五典”讲的是五帝的事,其道理是百代常用的,“典”就是“常”的意思。可是,孔颖达也同时指出一个事实,东汉时的经学大师郑玄已经怀疑三坟五典的真实性。最早记录古书目录的《汉书》和《后汉书》都没有提到这些书,此后人们也没有见过这些书。因此,所谓“三坟五典”实际是子虚乌有,它极有可能是春秋战国时代,人们为了附会三皇五帝的事迹而捏造出来的古书名。但“坟典”一词却成为中国古籍的代称。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黄河是中国的第()大河,全长()公里,发
- 简述中国园林的种类和发展。
- 汉唐时期两个中心:()、()。
- 什么是心学?
- 熹平石经
- 敦煌壁画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是“()”
- 新石器时代
- ()在考试科目中设进士科,以考试策问取人
- 中国的龙是吉祥的象征,是一种以()为主体
- 简述春节。
- 唐初著名画家有()父子三人,其中以()成
- 简述我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 浙江宁波的“()”是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
- 汉字主要有哪些造字法?
- 魏晋南北朝:曹植《洛神赋》、王粲《登楼赋
- 二十八宿
- 魏晋南北朝时的著名画家有“六朝三杰”,指
- 明代书法形成所谓“()”,字写得呆板齐整
- 元杂剧作家中被王国维推为“元人第一”的大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反映出荀